鳳凰徑第8段 (石壁至狗嶺涌引水道)`*

白角海岸

難度︰初⭐()
行程︰6km/1.5hrs (慢行)

到遊嶼西分流沒有公共交通,須要遠足可分三路:1.從𦍑山道下車後,由沙咀行引水道;2.從𦍑山道下車後,登上觀音山,走山脊線;3.從大澳道下車後,由大澳經二澳到分流。

路線1是鳳凰徑第8段,亦是大浪灣引水道,因此最輕鬆,但沒有樹蔭,沿途經過幾條出名的溪澗,如大浪坑、苗苗竹坑、靈白石澗及狗嶺涌澗,也可中途下山去大浪灣營地,綑遊白角七色海岸。留意路旁右邊有小崗可登上觀賞鳳凰山、大浪灣、白角,以及索罟群島一帶海景,到達狗嶺涌是賞瀑布飛流的好地方。

相關遊記︰

狗嶺涌石澗 / 狗嶺飛流`

狗嶺飛流

行程︰1km/5hrs (慢行)

嶼西五澗各據東南西北,由東數起分別是羗山東坑、狗嶺涌石澗、分流西坑、萬丈布及牙鷹北坑。在南面的狗嶺涌石澗被讚為「宏」,是故其狗嶺飛流為一絕景,此景在引水道不遠處,只要翻過引水道,攀上數米高的瀑流,再前行一小段平流就可以到達,遊人往往到此止步,而未能觀其後精彩的澗容有點可惜。但若要穿越狗尾峽窮源至郊遊徑,也有兩關考驗:1.首關是狗尾峽前的兩層高瀑,下瀑右邊棧道濕滑極險,上瀑左邊落差大缺手位極難;2.窮源至海拔360米叢林阻路不通,須於坑右攀坡穿叢林,橫行再入澗道,此刻可從左坡逃出至分水坳主徑。

相關遊記︰

嶼西 (分水坳>水澇漕澗谷>龍仔悟園>大澳道)`

分水坳

難度︰初⭐⭐()
行程︰7km/2.5hrs

大嶼山西端,大澳以南的半島缺乏陸路交通,遊人必須熟知回程路線,避免入夜後仍在山野之中,是日傍晚6時就遇上搜救隊尋人,15分鐘後天色已經全黑,須用照明電筒,入黑之快難以想像。

17:30 仍在分水坳,理應往南下山接羗山郊遊徑,轉走引水道就可安全到達石壁水塘,然而與女友行山,入夜仍家常便飯,於是選擇仍未踏足過的路徑回程。

東涌>沙咀頭侯王宮>䃟頭村`*

䃟頭學校

難度︰初⭐()
行程︰3.5km/1hr

東涌是郊遊大嶼山起點之一,西行的東澳古道更是熱門路線,過逸東邨後是黃龍坑河口,旁邊是沙咀頭,大榕樹底下有土地公,走過一小段林蔭後到達侯王宮大草地,此處是全港最盛大的侯王誕慶典地點,再向前行是有50年歴史的侯王橋,橋後大片紅樹林,一片山野之中有棟村屋份外顯眼,屋後上山,左邊梯級是纜車救援徑,前行是東澳古道兼離島自然歴史徑,走過千多米山腳海邊小徑後到達東澳古道第一個村落䃟頭村。

彌䃟石澗 、摩天崖`*

摩天崖頂深潭

彌䃟石澗源起彌勒山,流至䃟頭出海,曾是九大石澗之一,澗道源遠流長,與大石石澗同樣是少數沒有被道路或引水道截斷的石澗。提起彌䃟石澗必會想到至少令兩人喪命(2003及2015年)的摩天崖,崖高二、三十米,不算筆直巍峨,而是分層攀升,表面上看攀越崖頂並不困難,可是岩面圓滑並無手扼位置,而且中層是佛肚壁位,遊人往往在此被困,2015年奪命意外就是為拯救被困者而導致本身喪命,崖頂「捨身崖」悼念碑為此而置;同樣2003年也是因伸出援手而導致奪命意外,崖底也有設置悼念碑,此碑並不在顯眼位置,往往踏在其上也不知。

澗道以摩天崖為界,前段與後段澗貌截然不同,前段再可分兩部份,上半段是荒田平流區,昔日韆鞦潭所在,現已成為人工渠道,此段現時可經澗道旁邊水管路接至分源位置;下半段至摩天崖,澗道平緩,偶有石排,至接近摩天崖時,巨石、深潭、石坡流水此起彼落。

Youtube 頻道︰

彌䃟石澗 (石棧道、彌䃟峽、潭瀑走廊)`*

第二長瀑 (上層)

彌䃟石澗位於彌勒山以北,源起彌勒山與蓮花山之間夾谷,源末至䃟頭村出海,澗道源遠流長,接近2千米長,需留足夠時間溯遊。以摩天崖為分野,上、下兩段澗途截然不同,摩天崖以下澗道平直、澗貌平庸;摩天崖以上澗道彎曲轉折,潭瀑連綿。

由摩天崖頂起,為全澗最陰暗的陰泉潭,潭右是一條短小的石棧道,隨後進入彌䃟峽,此時可於峽左高處險道穿峽,下降接回澗道是潭瀑走廊的開始,細數走廊連環潭瀑共有六個之多,走廊盡處澗道轉折,是兩層的中型長瀑,未幾分源,右源急彎轉向,斜崖造就全澗最長的瀑布,精彩還未完結,崖頂稍為前進,斜壁在右,壁下是V型坑槽瀑流,往後進入半開揚半林蔭的澗途,旅途漫長但仍有不少瀑流潭池,窮源至海拔435米,左邊有乾坑離澗,或海拔460米有山路離澗。

纜車轉向站>蓮花山北脊`*

蓮花山北脊

難度︰初⭐⭐⭐()
行程︰2km/1.5hrs

彌勒山以北副山,稱蓮花山,山高585米,與彌勒山之間山坳位置是纜車轉向站,旁邊是360救援徑接連東涌;由轉向站可到蓮花山山頂,遠眺珠江口、機場、東涌市。登頂路徑開揚易行,但由山頂下山開始草叢極密,且多鉤刺植物不易行,其北脊海拔410米小崗對下有鎢礦洞,右折下山可出䃟頭。

蓮花山 鎢礦洞 (生死橋、三層洞、辦公室)`*

三層洞之一樹洞(一笑)

大嶼山東西各有一個蓮花山,西蓮花山在彌勒山之下,可在360救援徑纜車轉向站接入蓮花山山頂,於北脊海拔410米高小崗西側對下有兩個明顯礦洞,分稱生死橋及三層洞,生死橋入口呈長形窄隙,三個橫懸石橋架於窄隙之上,最低一橋底部成為洞口,另兩懸橋高數米,山友險攀橋上拍攝,戲言生死橋;三層洞入口同樣是長形窄隙,穿過橫懸石橋後進入斜道,斜道內漆黑一片,樹根從頂懸下,途中有分支斜道,繼續往下走至盡頭被積水所阻,折返再往分支通道,同樣積水不能通,或許通道可往三層之多,故稱三層洞。

返回北脊稜線,往東北方向下走至海拔190多米,此處有兩路下山,就在路口旁邊有礦場遺跡,辦公室在左路不遠處,如要出䃟頭村應往右路。

躉場>菠蘿輋路>軍車路`*

甲邊朗遠望大金鐘

難度︰初⭐⭐()
行程︰4.5km/2hrs

由西貢市上山馬鞍山,主要有三路:馬鞍山郊遊徑、波蘿輋路及竹洋路,波蘿輋路又有多條鄉村小徑可接入其中,免去與車同行的悶途,今由油麻蒲街出發經過躉場,穿越甲邊朗鄉村小徑,最後從甲邊朗下里接回菠蘿輋路。

菠蘿輋路沿著山腰慢慢上升,經過石壟仔新村,路邊三層高丁屋有如半山別墅,過後景觀開揚,遠眺西貢海,最後一個路口「隔坑墩路」之後,留意左邊護土牆是軍車路的入口。

舊日軍車路,現時路況比起數年前已經變得開明易行,此路橫過三澗,分別是金鐘坑、彎曲坑及巨壩石澗,最後接回菠蘿輋路西來的小徑,小徑橫過馬西石澗後接上麥理浩徑。

馬西石澗 (精華段)`*

中字疊瀑

馬西石澗乃舊九大石澗之一,其位置在麥理浩徑M078至M072一段之左側山谷內,源頭馬鞍山、彎曲山,源末西貢,故名馬西石澗。石澗大致可分三段,首段由龍尾村至軍車路,次段軍車路至轉折西向之前,此段是全澗精華所在,尾段窮源出麥徑M078之前。


精華段由軍車路橋位入澗,經過數道堤堰,有一窩形深潭,潭上有巨石,頗為特別,過盡堤堰後,首景是在分支位置的絡絲瀑,此瀑從高崖處絲絲落下,此左支是惡險之途,小心誤闖;馬西主源從右,走過半邊壁峽坑流,盡頭是一幅夾角斜崖,長流從高處瀉下崖底扇形大潭,角度關係不能望見源頭,其實此乃中字瀑瀑尾,攀上右邊山路繞過高崖,途中可見高崖瀑布流經疊潭時狀似中字,重回澗道稍為平靜,不久再有一矮峽瀑,峽左或右都有山路可以繞過,甚至從瀑左斜壁直接攀上也可;再度遇上石坡流水之前可於澗右覓路離去或繼續上溯至海拔約330米,竹林中有隱徑離開。

窮源 馬西石澗`*

黑壁弱流

馬西石澗源起馬鞍坳,流經龍尾村出西貢市,龍尾村以下溪水污染不宜溯遊,龍尾村至軍車路一段平凡澗途,軍車路至轉向西折前的一段最為精彩,轉向後窮源至麥徑更為少人到遊。


窮源段︰石坡流水過後,轉向西行,澗道隨即收窄轉為平流,溪水從石頭底下慢流,草叢樹藤常常阻路,乾坑過後進入攀升段,凹凸岩面分層而上,弱流從高處網狀而下,令本已絕望的遊人重新抱有期盼,可惜此景數分鐘後消失無踪,澗道重回荒坑模樣,至谷口甚至沒有出路,地理角度應從澗右山坡離去,可是草叢高及胸膛,不敢潛入,選擇了荒坑直上麥徑。

礦場內脊、昔日露天礦場植被區`*

大金鐘、昂坪高原、礦場外脊

馬鞍山南向山脈是彎曲山、大金鐘,在馬鞍坳之前分出一脈折西,此脈稱礦場脊,海拔570多米再分兩支,南向的稱作礦場外脊,西向的名叫礦場內脊,內脊比外脊難行、易迷途。


礦場內脊自與外脊分開後,景觀仍然開揚,更能望見外脊稜線,其塌泥成谷的景象與昔日露天礦場開採後的「武林聖地」,中段坡度趨緩,密林夾道,不見山景,尾段在海拔350米以下,是昔日露天礦場遺址,現已重新成為茂密林區,不留一點昔日礦場痕跡,此地帶若不是綁有絲帶路標,極易迷途,因此不宜黃昏進入,越過礦場地帶後,須登上廿米高小崗,再次下走會見到半邊人工渠道,此渠邊是內脊唯一見到的遺跡,最後穿過一片草地就可到達馬鞍山村路。

馬鞍山村路`*

馬鞍山村路

難度︰初⭐()
行程︰4km/1hr

馬鞍山村路,一條由恆安邨上山的單線車路,山上設有燒烤場,車路盡頭接駁馬鞍山郊遊徑到西貢市,除此之外,更是探索馬鞍山險地必經之路,例如燒烤場通往吊手岩、雁谷迷徑,礦場遺址有內、外兩脊通往馬鞍山,馬鞍山村通往鹿巢山賞奇石,車路橋位以下是馬大石澗,以上是西馬肚坑;此路還是晚歸者得以安全回家之途!

相關遊記︰


川龍山谷小徑`*


難度︰初⭐()
行程︰1.5km/30min

由荃錦公路行入川龍,相信郊遊者不會陌生,看見地圖有小徑由荃錦公路大橋村通往川龍,當然不會錯過探路,荃錦公路旁邊渠口有梯級上山,初時以為是護土牆,但眼前老婆婆手挽著東西準備上山,心想莫非此梯級是村路?見有私家路牌,但有政府街燈所以繼續前行上山,路徑處於山谷之內,風景不錯,不久經過數間木屋,過後小徑更加鋪上了小石塊,似是修整不久的樣子,看看地圖快要到達川龍,可是鋪設小徑突然終斷,面前是惡犬警告牌,沿荒徑前行小許見到木屋阻路,只好折返,鋪設小徑終斷可能因為此塊農地主人不許通過吧,小了一條優閒山徑實在可惜。

牛寮坑下段`*

凹凸岩坡畔以長流,景色幽雅

荃錦公路川龍段,右邊是大曹石澗、左邊是牛寮坑,牛寮坑又分左右兩源,右源起自荃錦坳、左源起自牛寮村,兩源匯流後被荃錦公路所截,荃錦公路之間的一段長600多米。初段澗闊明朗、小流小池,大面積的岩坡石面畔以長流;中段彎曲轉折,高崖崩裂換上雄偉景象,險攀高崖後,澗道收窄,左荊棘林、右斜峽,穿越荊棘後,踏草走一小段後再攀石坡,隨後已是末段平流,上源村屋就在澗旁,水質不潔,平流段不能涉水前進,可翻上十數米長的草坡返回荃錦公路,完結此短途卻精彩的旅程。

白石橋 大草地`*

寬廣草地

難度︰初⭐⭐⭐()
行程︰3.5km/2hrs

元荃古道石龍拱段,可接上蓮花山山脊線,其東南向山谷之內有不少零星村落,其中一個廢村白石橋就在大欖林道(蓮花山段)之下,海拔430米左右的半濕草地平原,面積有200多平方米,在山野中實屬少見,走進其內難以尋找出路,若然繼續深入,甚至來路入口也難以尋回,應避免黃昏進入。如此難得的廣闊草地,到遊者請珍惜愛護,勿像西貢白虎山、塔門等草地一樣變成黃泥爛地。

蓮花山公立學校、水泥滑梯 (石龍拱)`*

水泥滑梯

難度︰初⭐⭐()
行程︰1.2km/1hrs

由蓮花山南下,將近元荃古道C6104位置,是蓮花山公立學的遺址,空地上保留了完好的水泥滑梯,不遠處是長形金字頂校舍課室,可惜已經塌頂,外牆「蓮花山公立學校」七字仍然清晰可見,附近還有旱廁、小屋及較遠處的塌頂石屋,其牆身附著攀緣植物,顯得優雅。

除可接上元荃古道回程之外,也可登上石龍拱,又或山頂底下橫走山徑再接古道回程,此路不像元荃古道的人工化石屎硬地,感覺更接近大自然。

元荃古道 (石龍拱) 下走油柑頭 出荃灣`*

藍巴勒海峽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元荃古道走過石龍拱、下花山之後到達荃灣柴灣角,這是一般結束旅程的途徑,在C6101位置也有一途南下到達引水道,走梯級經油柑頭村出麗城花園。此路下走山谷,再下行山脊,路線開揚,一般難度,可作元荃古道的另一選擇。

赤柱古道捷徑、赤柱峽道渠口`*


難度︰初⭐()
行程︰2km/1hr

赤柱古道自重劈樹開闊路徑之後,遊人絡繹不絕,一般會由馬坑監獄旁邊上山,橫行古道到古橋打咭,途經五角麻石渠口,再到另一古橋,最後於舂磡角道完結。其實早於劈樹開路之前,古道荒徑一直存在,資深行山者不會不知,除前述馬坑監獄上山路徑之外,還可從古道中段切入。

西邊古道之上是赤柱峽道渠口,兩者對應孖崗南坑,疏導水流,渠口雖不是古物,部份也用麻石構造,渠內圓拱分層,也頗特別,注意不要深入渠內。

孖崗南坑 (穿隧道登孖崗南峰)`*

孖崗南坑

孖崗山南峰,山頂伸延兩脈南向直指赤柱,兩脈之間山谷樹木茂密,內藏一坑,稱作孖崗南坑,此坑被赤柱古道、赤柱峽道及赤柱西引水道截為四段。一般由赤柱峽道行小段山徑入澗,今從赤柱古道穿隧道入澗,引水道之下為岩底澗床,有兩道數米高壁,一濕一乾;引水道之上為一大塊岩坡,坡頂左邊有一獨立大石,看似有背石椅,此石之後岩坡沒入林中,坑窄兩旁藤林、坑底碎石枯葉,中段樹木茂密,不知不覺走上坑右林坡,須覓路返回坑中,爬過數米高落差的石坑後,已經接近山頂出路。

引水道上段大部份都被碎石枯枝覆蓋,不見流水,比起下段水量還要少,實為罕見,澗貌與附近的龜山南坑相似,沒有景色可言,只為留下足印。

相關遊記︰龜山南坑(SL13)

衛徑 孖崗山南段 觀景石台`*

衛徑觀景石台

難度︰初⭐()
行程︰2km/1.5hrs

港島衛奕信徑由赤柱到太古,途經孖崗山、紫羅蘭山、渣甸山及小馬山,最美景觀相信是孖崗山的一段海景,尤其是逆行衛徑,從孖崗南峰到赤柱,踏石級下山,過官方設置的觀景台,赤柱半島、舂坎角漸入眼簾;留意路旁左邊有天然石台,此處觀景更佳。

除可沿衛徑直接下山之外,還可右轉引水道下山到赤柱峽道經赤柱古道返回馬坑邨或至淺水灣道去中灣泳灘。

孖崗西南延脈 龍爪脊`*

港島南區海灣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南灣泳灘背後山嶺乃孖崗南峰之延伸山脈,赤柱峽道分隔後,184高點建有配水庫,對下山坳有石屎小屋一間,此屋矮細沒有門窗,只有兩窿,可見內部分有兩隔,不明此屋用途。此脊微彎兩側傾斜、由闊漸尖至山咀,連同赫蘭道山脊,形如爪狀;山脊之南岸有一洞稱作龍爪洞,此脊也可名之龍爪脊。

孖崗西南延脈 龍爪洞`*

龍爪洞

難度︰初⭐⭐⭐()

孖崗山西南山脈相隔赤柱峽道後,繼續伸展至頭洲,北面南灣、南面舂坎灣,舂坎灣北岸近山咀處有一深入崩缺口,形成高崖海隙,崖底受海浪侵蝕,橫開三洞,其中兩洞相通,中間一柱分隔,右邊再有一直洞,崖頂俯瞰如龍爪之狀。

龍爪脊山咀 小排礁`*

山咀小排礁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由淺水灣向南走,到中灣、南灣,南灣盡頭是彎形的山脊,山脊由大變尖,尖咀指向頭洲,兩者之間有圓形小排礁,潮退時可走過小排礁。山咀岩岸寬闊可作小休,來回可經南灣泳灘或走山脊線到舂坎角道,是近市區的郊遊線。

五桂山南稜 探秘藍田(2)`

天然石窟加設人工洞口

難度︰初⭐()
行程︰4km/2.5hrs

藍田與調景嶺距離只有千多米,卻隔著五桂山,可幸五桂山南峰只有270多米高,加上兩區起步點也有百多米高,健行者橫越五桂山坳到另一區,分分鐘快過搭車。正因兩區距離如此接近,五桂山晨運徑密度冠全港,繼兩年前橫越五桂南峰山坳探秘藍田,今登上五桂南峰,轉而再探藍田秘境。

滿天神佛一條巷(藍田配水庫>馬游塘堆填區>五桂山北崗)`

滿天神佛一條巷

難度︰初⭐()
行程︰3.5km/1.5hrs

藍田公園依山而建,有晨運徑連接衛奕信徑第三段,相連五桂山、茅湖山,是附近居民的活動空間,不知是否疫情關係,人們多了時間到處開闢新地,五桂山與茅湖山之間的山崗就是一個例子。

馬游塘中休憩處通往藍田公園的一條短巷,落戶了七、八間小廟,小廟各有規格、外貌,戶主是各方神佛,連黃大仙也在戶籍之內,可謂滿天神佛一條巷;另外幾年沒有踏足的藍田晨運徑也出現了神佛新住戶,不久將來很可能是此處的「文化新地標」。

另一更歷史悠久及原味的廟仔街︰香港仔廟仔群

由藍田晨運徑登上五桂山北崗的一段林蔭古道,昔日的彩色塑像公仔已經折毀,實在可惜。


茅湖山火山岩堆疊園地、廢堡觀察台`

廢堡全貌

難度︰初⭐()
行程︰3km/2hrs

茅湖山山腰有清朝時建造的火山岩構築物,前部為圓形觀測台,後部是長形樓房宿舍,被評為一級歴史建築。茅湖山亦有古道通往藍田,古道在主峰底下走過,極少遊人會到峰頂火山岩堆疊花園,2014年時侯可以看見峰頂花園的整齊火山岩堆疊,今天重遊已雜草叢生。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花心坑村`*

大輋村

難度︰初⭐()
行程︰2km/30min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會集各處巴士路線,由此下車,可到之郊遊地點著實不少,由收費站上山,右轉可到觀音山村出慈雲山、溯遊馬麗口坑及上牛坳山;左轉過天橋也可登上牛坳山、溯遊老鼠田坑;繼續前行到花心坑村,溯花心坑(石澗)或到梅子林,上石芽山......

花心坑 左源 (石花坑)`*

花心坑主瀑(壁)

花心坑分兩源,主源右起自黃牛、水牛山夾谷;左源來自較矮的石芽山西谷,源末是花心坑村,故亦稱石花坑。花心坑村後第三道堤堰刻有花「深」坑三字,有別於現時用字「心」。雨後與枯水之時,澗貌截然不同,今枯水只見反光濕壁、連環死池,但雨後必有可觀的瀑布、急流。

此澗入口兩側是民居圍欄,分源前澗闊平流、澗容平凡,右源入口被藤蔓堵塞,左源攀升40米後見首壁,首壁分兩層,中間是窩池,其後是黑黝板壁;過後澗道收窄,置身於淺峽窄坑之中,見連環疊池,坑中弧形圓池可見此坑常有大水;窄坑中斷換上被礫石填平的坑道,走上礫石面、穿過倒下樹、避開荊棘樹藤,再攀窄坑泥壁,壁頂稍緩處又是急升斜道,途中再有前後兩壁,前壁橫開,右邊缺裂成坑,後壁同樣橫開,但平滑如板;坑道再次被礫石填平,過後又復急斜凌亂窄坑,一個濕滑垂直位置,放了第一次長繩。

海拔420漸見光亮,繼續攀升至谷口,前方是山泥傾瀉之泥石坡,留意進入泥石坡之前,右邊有舊路可離澗,可惜路徑已掩埋於草叢之中,選擇踏上鬆泥碎石坡離開,先踏石走中路,再靠左接近竹林,此時再次放下長繩,最後橫移爆林攀石至山脊主徑。

注意山泥傾瀉之地,看似易行,著實危險處處,陷入險中往往進退兩難!

串走三山(石芽、水牛、黃牛) 到 花心坑村`*


難度︰初⭐⭐()
行程︰4km/2.5hrs

花心坑東南山谷由石芽山、水牛山及黃牛山所組成,三山相連,山脊稜線緊接,除石芽山的一段較多上落之外,水牛及黃牛頂起伏不大,尾段黃牛西脊下山雖是急降,但有石級或木板級鋪設,亦不難行。如不串走,亦可由水牛頂東行石脊下山至打瀉油坳或由黃牛頂經石城到麥徑第四段,又或由黃牛西脊途中左轉下山至石芽背。


插桅杆坑 (大老山)`

插桅杆坑

大老山北脈指向沙田圍、愉翠苑一帶,山脈左、右橫出多條山坑,其中一條流向插桅杆村,稱作插桅杆坑。此坑只有600多米長,流水量亦少,下段是暢通的斜崖石坡,其後是小型坑峽,間中有一兩小瀑出現,坑尾段平流以至草叢阻路不能再前進,須於坑左爆上草坡,攀升30米後接山脊線可離去。

大老山北脈 (觀音山、崗背頂、多石頂)`*

稜脊上分層墓穴

難度︰初⭐⭐()
行程︰3km/2hrs

大老山北脈,西面水泉澳坑,東面馬麗口坑,山脈呈稜脊由觀音山、崗背頂、多石頂至牛皮沙。多石頂景觀開揚,西向饅頭墩、水泉澳;北向沙田圍、愉翠苑一帶;東向牛坳山、黃牛山。此脈(今日所到處)有兩處軍事遺蹟,一在觀音山,另一在多石頂以南。


慈觀古道 探廢墟`*

廢墟

難度︰初⭐()
行程︰1.5km/1.5hrs

慈觀古道連接慈正邨與觀音山吊草岩岔口,是一條由市區上山的主要山徑,由水泥石級、石砌路、泥路組成,於急斜泥路常有晨運客自製的梯級,所以路徑非常好走。連接慈正邨路徑有兩條,主徑梯級接慈正邨護土牆,另一山路接正安樓德福古廟。


慈觀古道筆者走過幾次,通常都是來去匆匆,前往目的地或晚歸回程時途徑,難得今天回程時間尚早,發現古道旁邊有完好水泥小徑通往山上,沿路很多已拆房屋地基、橋梁、遺下的觀賞植物,範圍之大媲美港島馬山村及芽菜坑村,但廢墟的味道就遠遠不及後兩者。廢墟之中有一私竇,讀者探遊時不知是否仍然存在,回程路上的太陰娘娘廟則肯定還在。

相關遊記︰

Youtube 頻道︰

慈雲山 超級後花園`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香港地勢關係,屋邨多數靠山而建,每條屋邨背後差不多都有既闊且高的護土牆,亦因此成為邨民的晨運樂園,但如半個屋邨面積大小的地點,相信只有存在於慈雲山,筆者也是今天無意中發現慈正邨後山上,原來是舊日的寮屋區,現存舊屋地基、私家菜田、晨運樂園、放狗地點等等,且有多條通道往來慈正邨及慈愛苑,可謂超級隱世後花園。

下塘坑 (香港仔下水塘)`*


香港仔下水塘堤壩之下,廣闊峉崖石坡,彎曲經過寮屋區後,下墜至工業學校旁邊防洪渠,稱作下塘坑,基於堤壩截水,此坑流水不多。

此澗只有600多米長,雖短仍可分作三段景緻,首段由水管路切入崖頂開始,眼前一片寬廣石坡徐徐緩升,石面色澤鏽鐵分明,淺流中有數個大池,沿澗上走,兩旁舊屋痕跡仍然可見,澗道收窄後,進入第二段景緻;石坡急升成高崖,岩石輪廓分明,有如人工開作一樣,崖中稍緩處有數個淺而大的水池,回望景觀無阻,一覽整個澗谷,遠見高樓大廈;崖頂之後平流是第三段,弱流途經處,積水成池草木盛長,池中放有烏龜、外來魚兒品種,四處放置了關公神像,似是「放生」之地。

薑花澗右源 (田灣山)`*

半壁走廊石景曲流

薑花澗位於田灣山之西側,上源眾多支流,匯集後平行於田灣山山勢出田灣邨,下源澗闊平緩,林蔭而不焗促,閒遊者可於近港島徑H026位置出澗;上源支流窄小而多草莽,出澗位置亦在港島徑。豐水季節,港島徑H025橋位,可賞薑花澗瀑布急流之景。


田灣山>歌賦山和福道`*


難度︰初⭐⭐()
行程︰4km/2hrs

田灣山位於香港仔水塘以西,山體細小,只高252米,山腰有港島徑環繞,相信不少人也走過;而距離港島徑只有約70米的山頂則較少人到過,若要避開人群,尋找清靜路徑, 也可是一選擇。山頂線南北走向,兩端急斜,中央大部份位置平緩而行,但要注意疏林關係,容易走錯方向,另一缺點是樹林中沒有景色可言。下山後接回港島徑可由修整小徑上山到和福道。

雷丹彌徑>山頂(爐峰峽)凌霄`*



難度︰初⭐()
行程︰2.5km/1hr

由港島徑行捷徑上山到白加道,轉入雷丹彌徑,不用與車同行,經過「三軍司令官邸」,漫步林蔭大道,最後轉入種植道到山頂凌宵閣。數十載前,山頂老襯亭確是香港人放假必到地點之一,當時筆者年幼只依稀記得有一涼亭能遠眺維多利亞港及一間特色石屋,每逢聖誕節都會掛上色彩奪目的燈色,其餘都已沒有印象......。山頂變了、老襯亭變了、香港也變了。


婆髻西北左坑`

全澗最美之斜崖

婆髻山西北山脊(低埔脊)指向東涌,市區發展前是低埔村,山脊以南的石澗稱西髻西坑或低埔坑,山脊以北有多條坑澗,分為兩坑四源:較北者稱婆髻北坑,再分左、右坑;較南者稱婆髻西北坑,再分左、右坑。


是日探遊婆髻西北左坑,如同西坑一樣,坑道是岩板石坡不藏水,雨季前只有弱小流水,甚至消失。此坑特色是無頂的斜崖、連環石坡,沒有緩衝平流區域,沒有主崖壁,不停地攀升更甚於婆髻西坑,論難度不及西崖,論景色初段有反光黝黑斜崖及中段的V峽「之」字坑流,留意出澗路徑甚迷惘。

小龍碼頭(龍爭虎鬥)◈會所海岸`*

會所海岸

難度︰初⭐⭐()
行程︰1km/0.5hr

昔日李小龍主演電影「龍爭虎鬥」取景的碼頭,位於大潭道羅氏家族大宅的海邊,大宅已折,現址是浪琴園,海邊碼頭仍然存在。

碼頭旁邊是小石灘,海邊是岩岸石坡,仍然遺下不少昔日的痕跡,曲折的石級、石砌的矮牆、卵石鋪砌的平地、水泥渠口等等,岩岸在美國會所底下, 筆者稱之會所海岸。此處有石級直接上到機槍堡之路。


會所海岸機槍堡、小龍碼頭古怪屋`*

會所海岸機槍堡

難度︰初⭐⭐()
行程︰1km/2hrs

美國會所底下海邊是岩岸石坡,建有昔日軍事瞭望台及機槍堡,瞭望台在上方,機槍堡在下方;瞭望台如同歌連臣角的一樣,機槍堡則似鶴咀、爛泥灣。要到此處須由浪琴園旁邊下去海邊小石灘,小石灘有石級上至美國會所底下,沿邊行就可到達,除此之外,還可由會所海岸直接上行。


古怪屋其實是大潭道羅氏家族大宅花園的一部份,大宅花園已拆,剩下邊緣一角的圓形庭閣,該庭閣內裡有弧形走廊,盡頭是廁所,甚為古怪;古怪屋對下海邊是小碼頭,昔日李小龍主演電影「龍爭虎鬥」在此取景,筆者故稱小龍碼頭古怪屋。

夏萍海岸紅磚屋>赤柱正灘 `*

三角

難度︰初⭐⭐()
行程︰2.5km/1.5hrs

數年前想由龜背灣綑岸至夏萍灣,過龜背灣不久後,海邊因有人工高牆而不能續綑,今天由浪琴園旁邊下去海邊,去到會所海岸因有海蝕隙也不能前進,只好由大潭道12號旁邊梯級下去海邊,發現海蝕隙洞上建有紅磚屋,結構形態與會所海岸的相似,相隔海蝕隙就看見不遠處的會所海岸機槍堡。

岩岸有兩處「傾牆斜坡」拍攝取景、優閒半天還算不錯。

赤柱古道、樹根廁`*

三角渠口

難度︰初⭐⭐()
行程︰2km/1hr

這一年來熱烈討論的「赤柱古道」,在專走荒山野嶺的行山者來說,這條山路一向以來都存在的,並沒有埋沒於莽林之中, 正如柏柴石澗(舊橋面)、野猪徑南坑(水管路)一樣,都有拱底麻石古橋,三者都在附近,或許是昔日的同一道路。

這條「赤柱古道」包括兩道古橋,一個倒三角形麻石渠口,路盡接赤柱峽道,旁邊有廢置廁所,廁內兩條大樹根由頂直插,初看還以為是兩人影被嚇一跳!

山下村後迷離地帶◈民間泳池`*

民間泳池

難度︰初⭐⭐⭐()
行程︰3km/1.5hrs

薄刀屻西坑入口在黃龍坑,理應在黃龍坑道即可進入,一向周圍走的我倆試圖從山下村進入,村後叢林迷離,不遠處傳來遊人嬉戲聲,尋尋覓覓終於找到出路,眼看遊人就在百米之內,但路徑阻於莽林,不得通過,我倆又不是完全進化的野人,還是折返吧了。此地雖不能通黃龍坑(除非是進化了的野人,不怕污糟、濕腳),但也可上山到薄刀屻。

險攀 薄刀屻西坑`*

薄刀屻西坑 主崖

🌏奇形怪石︰土地公神位

薄刀屻山勢東西走向,山峰高529米,西峰高515米,另稱棟心屻頂,此頂分兩脈,主脈西向延續山勢,另出南向山脈小指峰,兩脈相夾陡直山谷,內藏岩崖坑流,此坑稱作薄刀屻西坑。

此坑較少人跡,沒有引路絲帶,尤其在高崖闊壁之中,不能洞悉上方崖頂路況,往往造成險象,不能輕心。此坑除初段四份一不須攀爬外,其餘部份皆須連續攀崖、攀坡或攀登大石深坑之間,其長度應為眾澗之冠,甚至末段離澗,同樣須要攀登陡斜的草坡;此坑分源位置海拔310米是主崖所在,崖高且直,每處凸石阻礙視線不能看清上方路況,初探者甚為困難。

薄(萡)刀屻>山下村>東涌`*


難度︰初⭐⭐⭐()
行程︰3.5km/2.5hrs

薄刀屻東連婆髻山與牛牯膊,西向主脈指向東涌逸東邨,有三路可返回市區,一出山下村,其餘兩線出裕東路;另有一西南線經小指峰山脈出黃龍坑。今次回程出山下村後護土牆,再繞道黃泥屋到東涌泳池。

其餘路線︰

舊筆架山隧道(南)1906~1910`*

隧道頂刻有1906 Beacon Hill Tunnel 1910

筆架山鐵路隧道貫通九龍塘與大圍,現時使用中的隧道以東二、三十米距離也有一條刻上Beacon Hill Tunnel 的隧道,亦稱煙墩山隧道,此隧道是上述者的前身,於1981年停用,現時用以輸送煤氣及天然氣,設於九龍塘的隧道口在歌和老街底,注意隧道口並不開放參觀。


子午線北標記石`*

北子午線石

難度︰初⭐⭐()
行程︰1.5km/1.5hrs

源於香港海事博物館前總監戴偉思博士,建於百多年前的子午線標記石重見天日,首對標記石早於1884年設立,北標記石豎立於尖沙咀天文台,南標記石豎立於灣仔寶雲道對上山坡;第二對標記石,南標柱同樣設於天文台,但已拆毀,北標柱側設於筆架山。

筆架山北標記石屬於第二代石柱,建造較第一代的灣仔南標記石粗糙,用大細不同的麻石堆砌,橫直四排麻石,高至少有六、七層,被發現時柱身損毀有裂痕,但柱形仍算完好,可惜颱風山竹吹襲後,向山腳的一面已倒塌,只剩最後的一排麻石。

筆架東坑 石砌坑渠`*

石砌坑渠

筆架山與獅子山相連,相連山脈以南有多條坑澗,常被統稱筆架南坑,若細心查看,不難分別其名稱。以筆架山山頂為中心,正南的一條在配水庫旁邊,稱作筆架南坑、麥徑M108以下的一條主源稱作筆架東坑、M110以下長源稱作筆架西坑、其餘小坑以東、南、西坑左右細分即可;東坑以東也有多條坑澗,在筆架沖溝附近,可以沖溝左右坑稱之。

相關遊記︰筆架山南坑◈攀石牆

今日探遊的筆架東坑,在高處竟有石砌坑渠沿支流而建,實在令人費解。

Youtube 頻道︰

筆架峰北環徑◈肥猪花園`*

肥如家猪

難度︰初⭐⭐()
行程︰5km/2hrs

筆架山又稱煙燉山,麥理浩徑第5段走線在山峰之上,峰對下百米有山徑環繞一圈,東西連接麥徑,環山徑雖不是郊野徑,但仍暢通無阻,是麥徑外的另一選擇。

回程插曲,晨運園地見慣不怪,花槽如垃圾、野猪如家猪肥胖又懶洋洋的,你又見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