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初⭐ (註)
2015年舊照,2020年文:
當年熱愛行山周處去,聽聞九華徑有歴史人物的足跡,村內建築中西合璧,於是計劃行程由九華徑出發經長坑村東側山嶺到葵興(記不起何解下午四時才由荔枝角站出發)。近日無意中看到九華徑新村寮屋於19年尾遭到清拆,查看資料後發現原來九華徑分新舊兩村,歴史建築擬評級多達十數間,歴史人物亦涉及兩岸名人,出現於不同的時間縱軸。相隔足足五年有多,整理舊相倍覺困難,唯過程中樂趣無窮,發現歴史建築擬評級列表中,只差三間沒有拍攝留下,想不到糊裏糊塗中也差不多盡覽。
九華徑原名「狗爬徑」,在金山南端兩條山脊間的峽長山谷之內,三面環山,往日非常隱蔽,隨著時代發展,現時山上山下已經發展,無人不知其位置,話雖如此,因其地理位置關係,相信到訪過的人並不多。九華徑舊村以曾姓族人為主,於1669 年(康熙八年)撤銷遷海令時移居該地,是原居民村落,而其西面的九華徑新村,則屬於安置滯港難民而建立的村落,於1949 年建村,當時村內著名的建築物是「天台精舍」。
截止2019年7月,九華徑舊村內有一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十二幢建築物被擬議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兩幢建築物不予評級。至於歷史人物方面,1949年前到此暫居的包括東江緃隊司令員曾生、著名畫家或作家包括黃永玉、沈曼若、陸志庠、楊太陽等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後,他們紛紛返回大陸。相反,來港避難的卻變成國民黨相關人士,包括國民黨第四集團總司令李宗仁的秘書程思遠(影星林黛的父親),他們散居於九華徑新村,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也曾在此居住。
(部份資料來自周家建博士的九華徑舊村及鄰近地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