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右澗`*

蟠蓮飛瀑

潛龍與蓮龍、蒼龍、銀龍龍尾坑合稱梅窩五龍。

入溯潛龍石澗可由梅窩舊村 39號右旁小徑進入潛龍、蓮龍與蒼龍的下源合流,過蒼龍與蓮龍岔口,在160米高右轉上乾坑,乾坑蔓藤茂密且多荊棘,荊棘林後聽到流水潺潺,但又不能看到流水,攀升50米後始復見流水淺潭,難以想像此乾坑就是梅窩五龍之一,因此被命名為潛龍石澗。約300米高,一幅瀑閃銀光的陡壁出現眼前,此為潛龍左源,右邊繞上後不久見蟠蓮飛瀑,此為潛龍右源,跟著是數十米的開揚石坡,闊步邁進遠眺梅窩,相比之前蔓藤亂草之中,俯身穿梭逃避蜂追(此次途中見四個蜂巢),真是天淵之別!源末有兩濕壁,第一個可左邊繞上,但第二個(510米高)要在左邊草坡攀上並橫移接入第二條支源,沿支源(乾坑)上行,行約600米高後,靠右攀上潛龍石塔,攀升50米後接右邊山徑離去。


長洲 白鰽石城 海岸 `

途中生物:刺巨藤壺、海葵、寄居蟹、寄生樹

白鰽灣南面峽角崖上滿佈巨大岩石,遊人稱之為白鰽石城,石城底下有一石室通道,可容數十人......

石室通道

龍尾坑`*

龍尾坑主瀑

龍尾坑位於鴨腳瀝東面出銀礦灣,與蓮龍、潛龍、蒼龍、銀龍合稱梅窩五龍。

由於龍尾坑是蓮龍、潛龍、蒼龍合流後的右源,探遊者往往錯過入口。遊人可依井頭新村及龍尾村路牌指示前往,途中經過龍尾村16號,依其旁水泥小徑可到達澗口橋位。
龍尾坑多瀑多潭,整段澗道分佈著不同形態的高崖流瀑,約略可分為七個,第二個是主瀑,分兩層,崖頂可俯瞰梅窩一帶,其後尾段高崖更加密集出現。源末灌木叢阻途,可於600米高度澗的右邊上山接主脊徑。


田寮坑`*

遇見物種:長觸潮蛛、大木林、棕馬蜂、龍眼雞

田寮坑位於大嶼山老虎頭西南山谷內,流經田寮村出大蠔灣。以往可由田寮村旁入澗,但數年前田寮村入口已被村民封閉,不能入村。但仍可由田寮坑中游入澗,入口在奧運徑近大蠔新村,奧運徑左旁墳墓地帶下降。此澗必須濕腳涉水而行,漫長林下澗途,時常俯身而行,源末數十米高崖濕壁,可右繞上,出澗位置不甚明確,但聽聞左右皆可。

由於田寮村已經封村數年,老虎頭西南脊山下出口近村屋的位置已經被蔓藤遮蓋,而且有一隻勇猛異常的惡狗守候,過惡狗後還要越過上鎖閘門才可出大路,非必要勿經此路。

源末的田寮壁

西徑坑`*

遇見物種: 沼大蚊、紅脖游蛇、小斑岱蝽、泉熊蛛

西徑坑位於馬鞍山東面,入口在西沙路西徑巴士站步行約200米,坑右山徑切入,小段澗途後見有水堤,然後是高崖流瀑,崖分兩層,崖頂可望企嶺下海、榕樹澳,遠及石屋山。十分鐘路程之後再見高崖瀑布,瀑頂呈新月彎曲再直線瀉下,瀑下被流水沖蝕出大圓壺穴狀水潭。約100米距離有山徑橫越坑道,左往黃竹洋,右抵大洞禾寮。繼續前行,在林蔭澗道之下,不乏潭瀑,不久再遇高崖湍流,崖面凹凸呈多條小坑,而流水於分散的小坑中再集合一處,仿似漏斗頗為特別。之後是較長的林下澗道,時有潭瀑,暢通無阻,臨出澗前會再遇一高崖濕壁,左繞上頂後,不久澗右有山徑出麥理浩徑。

彌沙石澗左源`*

遇見物種:食蟲虻、蜉蝣、唇柱苣苔、叉胸側異腹胡蜂

彌沙石澗左源自彌勒山出沙螺灣,是比較長的一條石澗,由沙螺灣東澳古道起步至源末踏草叢到明顯山徑有1.6千米距離。澗分四段呈現:首段由東澳古道至第四個水堤,是蔓藤林木叢生的平緩流段;第二段由水堤之後130米高開始至左右分支之後300米高結束的連綿不斷崖壁流瀑,共約170米高,距離300米,非常陡峭,但仍可於崖壁中小心攀爬,以崖壁連續性計,實屬石澗中少有;第三段由300米高至源末分支,是林下澗道,時有小潭小瀑;最後一段是流水乾涸的石坑,再踏上坑旁草叢離去。但要注意草叢十分茂密,伴隨有刺植物及不易尋找路胚。

彌沙石澗左源的左右分支

舂坎角北岸、張保仔洞`*

舂坎角位於港島南面,赤柱半島左則,岬角建有昔日砲台,現已改建成舂坎角公園。由舂坎角泳灘逆時針岸綑,初段石灘並不難,到慈氏護老院底下有一企壁比較考功夫,再臨近「張保仔洞」前,有一濕滑險位阻途,如果不熟水性可在岸邊建築物位置繞上慈氏護老院底下旁邊橫過,再由梯級下行至岸邊,面向海的左邊就是「張保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