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婆髻西坑 (低埔坑)`*

婆髻西崖

婆髻山與薄刀屻相連一體,兩者相夾西北山谷,溪澗主源婆髻西坑由兩者山坳置流向昔日低埔村,故又稱低埔坑,現時位置在自然歷史徑防洪渠口近翔東路回旋處;主源右側是薄刀屻北坡,有兩支源分別在海拔75米和105米匯流主源,前者是下薄刀屻坑、後者是上薄刀屻坑。

主源婆髻西坑源末分三支,分源前有一主崖壁,稱婆髻西崖,崖高20多米,分三層斜坡,首層先靠左攀上,再到右邊扶樹而上;第二層有裂岩容易上攀;第三層最為險要,右邊崖頂是平滑斜面,不能攀越(由下上攀不會發覺,攀上後已經太遲),上攀途經可於崖左險攀,或走隱藏於崖左的草叢隱徑接第三層崖頂;至此再走數分鐘斜石坡後入林,再續旅程。

此坑旱季斷流,以攀石坡為主。

富東邨> 自然歷史徑>婆髻西坑>婆髻山>婆髻西脊>富東邨

富東邨>自然歷史徑


消防局下車,過隧道到富東邨

富東邨

翔東路

自然歷史徑

轉上路

自然歷史徑>婆髻西坑

自然歷史徑

第一個渠口

內進探索能否連接婆髻西坑

婆髻西坑分流

石砌矮牆,可能是低埔村遺址


盡處

密林不能前進

折返

上壆

壆上

澗口

回看

下梯

左看

右看

婆髻西坑(8號坑)

上溯

疊石路標

初段穿梭於草叢中跳躍於石上

多塊髹上綠色的石頭

常有不大不少的落差

綠石

3月時份澗道缺水

蟹屍

石坡

澗道指向婆髻山

行約150米後有蓄水池

缺水

回望

折向

壺穴

完整

水氹

石峽坑槽

開揚草叢過後,走在林下亂石之中

澗道常有藤蔓叢生,但仍可通行

相想像雨後的瀑布

四疊石

小壺穴

林中闊落澗道

收窄

海拔約75米分源,右源是下薄刀屻北坑

行左源

坑道中常有大石


上、下薄刀屻北坑之間,仍是平緩石河

買麻藤

買麻藤

巨石


??

巨型石氹

再有索帶

上薄刀屻北坑分源前的一道石牆斜坡

「半邊牆」



後續

攀升

回看

過石「半邊牆」後,是上薄刀屻北坑分源

行左源

隨後澗道急升

高落差

陡升的石河

石河過後是石坡

坡上大池

池上有紫花

紫花

左邊過

回看紫花池

石河與石坡輪流出現

雨後必是大池


右邊過

扁藤

石窟

澗途剛好一半,開始連綿不斷的攀坡

上攀

攀上後是一石槽

石槽

槽左過

回看石槽

攀坡

坡上水痕

不斷攀坡

弱流

復石河



海拔約170米,林外光亮必有崖壁

果真是一道不見盡頭的高崖

全澗主崖,稱婆髻西崖

崖下水氹

先左後右

起步不難

足夠手腳位

靠左


橫過右邊,於崖右扶樹而上

樹邊之下,落差大不能直攀

樹邊也是斜石,不能輕心

在下方On Guard

On Guard位下方,不容有失

上方

安全到步

輪到我橫移樹邊,下方也是斜崖

攀前下望

攀上後下望

第一層頂

第二層

高不見頂

回看

裂坑中移動

不難

安全

第二層頂

遠眺東涌

下望

第三層右邊崖頂是濕滑平面不能攀

只能左攀,或可於左邊草叢中的隱藏山徑繞道而上

我們攀崖

上攀

靠左攀


岩石雖然有裂縫,但邊位圓滑不易攀登

安全

渡過險位後下望

婆髻西崖

橫看右崖,不宜右邊攀上

上方

下方

至第三層頂

後方

至此婆髻西崖完結,但後方還有長途崖坡

崖邊隱徑

崖邊隱徑

下走隱徑

草叢路

隱徑下望

連接第二層頂

折返

路況

接入崖頂

返回第三層崖頂

留影

繼續攀坡


已無險要

數分鐘後已到源末分源,左源為崖;右源入林

右源

緩坡

左源綁上絲帶,攀上看看究竟︰

左源是不見盡頭的斜崔

較先前的婆髻西崖容易得多

下望

岩石凹凸,易行

遠眺

看右源

下降返回右主源︰

右主源

石峽小池

回看

雨後必是疊瀑

缺水的濕壁


攀升20米後,左右再分源,左是主源

左源

長坡

橫排

下望

上走

開揚

婆髻西脊 (回程路)

再次入林

林下

亂石坑

藤林

坑槽

坑內亂石

坑峽


林下

收窄

攀壁

攀壁後再次開揚

前方左岩右坑

左岩前進

岩上左看婆髻西脊

上攀左岩

東涌

下望

已在坑道高處

高處前行

接回坑道

回看婆髻西坑

繼續攀坡

石坡最後止於海拔300米

往後是林下亂石窄道


初時暢通無阻

越行越見困足

左閃右避

不見人影

攀升70米後,可於左邊隱徑上山

注意此隱徑有別於OpenStreepMap軌跡(20210403)

叢林不高,可看遠景

回看東涌

途中唯一大石


山坳方向前進

隱徑

順時針景緻︰

婆髻山

薄刀屻

東涌

婆髻西脊 (回程路)



300米後至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