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邊境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邊境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蓮麻坑路繞道◈靈犬 (1)`*


經過兩次邊境禁區開放後,一部份蓮麻坑路仍然是禁區,要到蓮麻坑村只好攀過山嶺,如紅花嶺、黃茅坑山或經塘肚古道。那麼是否一定要有禁區紙才能由蓮麻坑路進入蓮麻坑村呢?又不全是......

這是關於一隻極具靈性唐狗的故事,牠的名字叫「夠擠」(之後從村民口中得知),客家話「夠擠」即是狗仔。


蓮麻坑◈新桂田右坑◈靈犬(2)`*


新桂田右坑,紅花嶺與紅花寨之間山峽的一支溪流,澗末右旁是蓮麻坑鉛礦遺址,有棧道可通


蓮麻坑鉛礦洞◈靈犬(3)`*

鉛礦洞 靈犬

蓮麻坑鉛礦位於紅花嶺之北,蓮麻坑村之東,主要入口在礦山約180米高的山峽內,除此之外,還有多個山洞出入口分布於東面和北面約高100米左右的山腰之中。

蓮麻坑鉛礦主要洞口︰洞口前一大片空地,地上已長滿樹木、草叢,山坡下石壁開了個很大的洞,洞內有數個籃球埸般大小,大洞有幾枝天然石柱支撐,記憶中最少有兩處可進入更深山體內。

因鄰近邊境,西面高約200米山崗上,還建有麥景陶碉堡,昔日用於監視邊境情況。


黃茅坑山◈靈犬 (4)`*

黃茅坑山 

黃茅坑山,除白虎山外,是香港最北且接近邊境的一座山,山高240多米,西南方向是新界東北堆填區,北面主要村落有下香園、香園圍和蓮麻坑。站在山峰上,北面一帶的田野、村莊,以至一河之隔的深圳梧桐山清晰可見

麻雀石澗`*

第三瀑

麻雀石澗自紅花寨出麻雀嶺,網上資料頗多,但並不统一,如瀑群有「紅花四瀑」、「麻雀四瀑」、「麻雀八瀑」,其中有人把第一瀑頂層誤當第二瀑,而忽略第二瀑,可見「八瀑」並不是瀑瀑皆絕;再如出澗位置版本頗多,但又不是每條都通行無阻。此澗重要位置缺乏路標,而有殘舊絲帶的位置,路又不通行,如過第八瀑及天然水堤後,右則有殘舊絲帶引路,此路應是最近、最省力而可接上石澗右則山脊下山的,但路已不通行;又如過小峽流及黝黑濕壁之後,經左支大石河有眾多殘舊絲帶,並會見到一棵被斬斷的沉香樹,但最後盡頭是蔓藤樹叢封途也不能過。反而黝黑濕壁左則繞過後,繼續上溯右支,行約40米距離,上升20米後,澗右再有殘舊絲帶路標,路口被高可及腰的長草阻擋,但只要撥開長草,就會發現草坡中隱約的路胚,此路地圖上也有標示,雖然路胚並不明顯,但總好過穿越蔓藤灌木叢 (感覺好像昨天牛烏石澗出口位置的尋尋覓覓)。

此澗瀑布密集程度數一數二,如第一瀑至第三瀑在百米距離之內,第五瀑至第八瀑只有約二百米,如此精彩澗途竟然處處蔓藤阻途也沒有被遊人修剪,有絲帶路標又不通行,予人奇怪感覺!此澗是「百澗」之一,是否近年被遺忘了?

「八瀑」之中的第二、四、六、七瀑並不特別吸引,故前輩只予「麻雀四瀑」。

深圳 梧桐山(郊遊線)`*

梧桐山高944米,東臨南海大鵬灣,西鄰深圳水庫,南椄香港紅花嶺,與香港山脈相連。梧桐山自西向東漸次崛起,分布著三大主峰:小梧桐、豆腐頭、大梧桐,史稱「三峰秀拔」。「梧嶺天池」譽為明清「新安八景」之一,如今「梧桐煙雲」是「深圳八景」之列。據介紹有「十里杜鵑」、「梧桐茶海」等花海景象。
要登梧桐山,除可跟官方已開發步道外,還有多條崎嶇山徑及溪流可達山巔。今次行程倉卒,沒有預備任何資料,只好跟隨步道而行,一登「鵬城第一峰」。回家後整理照片,竟然發覺一雲霧照片似曾見過,原來是「梧桐煙雲」的介紹照片,可見此景所言非虛,值得一遊!

沙嶺、老鼠嶺、白虎山 ◈ 麥景陶碉堡 (短片︰污水處理)`

沙嶺

自2016年1月4日起,大部份邊境禁區已經開放,包括梧桐河以西的五座麥景陶碉堡,由西至東分別是南坑(位於沙嶺)、瓦窰(位於老鼠嶺)、白虎山(位於白虎山)、礦山(位於蓮麻坑)及伯公坳(位於亞公角),碉堡實際是觀察哨站,於1949至1953年間建造,用以加強邊境的防衛,建築風格一致,平面呈等腰三角形,頂角為兩層高的圓形瞭望塔,左右兩翼是一層高的建築。

山咀機槍堡◈麥景陶碉堡(伯公坳)`*

山咀機槍堡

難度︰初⭐⭐ ()

第三階段縮減邊境禁區範圍於2016年1月4日生效,邊境行山活動再次掀起熱潮,由於從未踏足沙頭角邊境禁區,本著好奇計劃由沙頭角山咀上山一路西行,經亞公角、新柱田、蓮麻坑,最後由塘肚古道、石水古道出坪輋乘車離去。

想不到行程中意外發現多個值得駐足停留的地點遺址,順序是日軍機槍堡、麥景陶碉堡(伯公坳)、礦場建設遺址及6號大洞、麥景陶碉堡(礦山)、葉定故居、禾徑山神木及坪洋芒草大草原。

機槍堡位於山咀村後,山高約70米的小崗,有塹壕連接多座機槍堡環繞小崗,機槍堡無論外形、槍孔設計及圍牆內小井都如同鹿頸機槍堡一樣,應屬日軍所建,用於監視山下各村動靜。


麥景陶碉堡共七個,是港府於1949至53年間分別建於邊境各個山頭的警崗,近距離監視邊境狀況,由東至西為是伯公坳、礦山、白虎山、瓦窰、南坑、馬草壟及擔竿洲。



新桂田10號警崗◈蓮麻坑礦場辦公室遺址`*

礦場遺址--尾堆

難度︰初⭐⭐⭐ ()

提起蓮麻坑礦洞,一般只會想起在山腰的6號大洞,岩牆下有多個洞口,內裡貫通如小禮堂,非常特別吸引,但原來繼續往下走會發現更多的礦場遺跡,如溪邊的尾堆、斷橋後的辦公室、一埋倒塌的建築及完好通往新桂田10號警崗的石級等等。


蓮麻坑6號大礦洞◈麥景陶碉堡(礦山)◈葉仕定故居`*

蓮麻坑礦場遺址

難度︰初⭐⭐⭐ ()

蓮麻坑鉛礦場主要洞口分布於礦山北脊,山咀指向新柱田10號警崗,山脊左右兩側都有洞口,洞口以6號洞為最大最特別,岩牆下開有數個出入口,內裡是一個大空間,以開鑿剩下的天然石柱支撐洞口,大廳內裡另有多條隧道通往各處礦藏,由洞內外望, 剪影效果非常特別。


麥景陶碉堡共七個,是港府於1949至53年間分別建於邊境各個山頭的警崗,近距離監視邊境狀況,由東至西為是伯公坳、礦山、白虎山、瓦窰、南坑、馬草壟及擔竿洲。

位於伯公坳的麥景陶碉堡遊記︰山咀機槍堡◈麥景陶碉堡(伯公坳)
位於白虎山、瓦窰、南坑的麥景陶碉堡遊記︰沙嶺、老鼠嶺、白虎山 ◈ 麥景陶碉堡 (短片︰污水處理)

葉定仕故居為三開間兩層高、人字瓦頂建築,正面門廊以方柱支撐;
葉氏曾擔任暹羅同盟會會長及振興書報社社長,積極推動當地同盟會的發展及捐助革命運動。

塘肚古道◈石水古道◈禾徑山神木◈坪洋芒草原`*

石水古道

難度︰初⭐⭐ ()

邊境禁區雖然大部份已經解禁,但蓮麻坑對外交通仍屬禁區,到遊蓮麻坑後回程只可翻山越嶺或經村口禁區路旁繞道出蓮麻坑路。


若經山路,大致可分三條:東路經礦山上紅花嶺(高498米)最為吃力;西路由葉定仕故居上黃茅坑山(高243米)出香園圍,但上山路段草叢茂密易迷途;南路走塘肚古道、石水古道出禾徑山村、坪洋村再到坪輋路,最高點也不過百三米,是最易一路,順道也可觀賞禾徑山神木與坪洋芒草原。


紅花嶺◈蓮麻坑礦洞◈禾徑山墩台`*

蓮麻坑礦洞

難度︰初⭐⭐()
行程︰12km/6hrs

🌏奇形怪石︰鷹咀凸石

紅花嶺高498米,東北邊境最高的山體,山勢走向西南至東北,依次為紅花嶺、紅花寨、麻雀嶺、三峒、二峒及亞公角,接壤深圳梧桐山;反向東北至西南是紅花嶺、禾徑山及長山。

梧桐山相關遊虎記︰深圳 梧桐山(郊遊線)

紅花嶺上有紅花(紅杜鵑);北脊山脈藏鉛礦(蓮麻坑鉛礦洞)。

隨著邊境禁區解禁,位於蓮麻坑以東,紅花嶺北脊上的蓮麻坑礦洞口成為近來熱話,礦洞口有別於一般單個洞口,而是岩壁石牆底下開有數個洞口,內裡貫通成為一個大空間,空間內再有隧道通往各處礦藏,從洞裡外望,四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洞口,於漆黑中形成獨特的構圖;如繼續下山,會見昔日礦場辦公室遺址。


清朝於香港五處建有墩台,駐守士兵,其中一處就在麻雀嶺附近,據說紅花嶺西南餘脈禾徑山山上是墩台遺址(至今未能考證),今日探之,山峰上仍有石頭堆砌痕跡,不知是否上述墩台。

禾徑山神木◈長山古寺`*

對比下,可知神木如何粗大、高聳

難度︰初⭐(
行程︰7km/2hrs

香港樹木之巨大,非細葉榕莫屬,但若只計主樹幹而不計後來由氣根變成的樹身,應以樟樹為首。

要數百年古樟神木,以禾徑山及社山兩地最為古老,據說已超過400年生命, 論規模,又以禾徑山神木勝之。在禾徑山村後風水林內,一列古樟並排,首三棵巨樟最為矚目,首棵單支樹身粗巨,非合眾人不能環抱;第二棵樹身如孖樹,粗大不及首棵;第三棵大小雖不及前二者,但其橫枝長度有如樹身高度,為之驚嘆!除三棵神木之外,周邊還有較細樟樹。

長山古寺位於長山以北,由沙頭角公路下車後,沿禾徑山路步行千多米就可到達,古寺建於1789年,為兩進式建築,內外均有精美灰塑,寺內供奉佛祖、觀音及地藏王,是昔日旅客前往沙頭角的歇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