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鹿巢山(三眼洞、肥兔石、肥猪石)` *

三眼洞

難度︰初⭐⭐⭐ ()

🌏奇形怪石︰肥猪石、肥兔石

鹿巢山位於馬鞍山村以南,山上悠久著名景點莫過於鹿巢石林及山頂上多塊奇趣的火山岩,如獨木舟、鱷魚張口等等,數年前網上資訊發達,興起行山活動,各處山野開闢了不少新的路線,其中鹿巢山西北近限制車路對上二十米就發現三個二米許高的山洞,橫列於泥壁之內,山友稱之三眼洞,同一山脊上又有青蛙石,五年前行經此山脊(相關文章:馬大石澗(中、上段)◈240ML礦洞),當時只發現青蛙而不覺三眼,今日順道探遊經過,未及行近, 嘈雜人聲已經遠遠傳來。

茅坪坳藤王◈黃竹山古道`*

茅坪坳藤王

難度︰初⭐⭐ ()

茅坪坳四通八達,南北方向是麥理浩徑第四段,東往北港,西去茅坪,還有一路古道(西北方向)可通往石壟仔,五條路線都是郊遊大路,不是荒徑,因此經常聚集眾多遊人歇息,以往一大片草地已經變成黃泥禿地。

從涼亭往南行,不到數步, 映入眼簾的是上方橫跨多條螺旋形的樹藤,追查樹藤來原,是一棵相信過百年的古樹,名稱是「榼藤」,也叫「過江龍」,主樹幹也呈螺旋狀,粗過兩人腰闊,目測比起松仔園藤王(相關文章︰松仔園藤王)還要粗大,樹藤旁邊是80、90年代的公廁,如此古樸樹藤依著混凝土建築,有點古怪。

再往前走是一條相當規模的石砌古道,古道通往黃竹山村,途中經過一段竹林路,山友稱之竹林古道,整排竹林向路中傾斜,由於竹林高過古道,也不覺阻路,竹林古道之上也有一條接近平行的竹林路(相關文章︰壁山溪),山徑是泥路,同樣竹林傾斜,比較難行,黃竹山村已經人去樓空,近路邊有一間兩層高的混凝土村屋及仍有村民打理的家祠,可是家祠周邊的磚屋已經塌倒,這些只是黃竹山村的一角,再行入內,石芽山山腳下的一大片範圍也是黃竹山村的田地,四處都可見到破舊磚屋及田乪,規模相當之大。

跨天懸門(石芽山)◈天涯石窗`*

天涯石窗

石芽山山勢南北走向,南接水牛山於海拔高處,距離主峰不遠,不覺崎嶇難行;北連女婆山,山咀腳下是梅子林,位於海拔130米左右高度,山脊線多次起伏,當中不少裸露巨岩阻途,雖阻但仍能通過,是不少山友喜愛的挑戰路線,稱之石芽北脊(相關文章:石牙北脊)。

石芽山主峯平面呈倒轉 丫叉形,其東向山咀猶其企直,山咀其中兩條分支企,岩石削直,不易攀爬,兩企相距十數米,成一小山峽,峽中短草碎石,也不易上攀,從兩崖之間上望,看似天門,山友稱之跨天懸門或天懸門,相比鳳凰山南、北天門,各有千秋,跨天懸門氣勢不及後兩者,但北天門不能真正穿門,而南天門有棧道相通,並不難行,欠缺險姿危感,現時已是「郊遊大徑」,人山人海,想獨佔天門比登天門還難!(相關文章:白顎下棧道◈天門棧道◈北天門 、南天門石澗◈陰陽壁◈南天門)

跨天懸門路徑不明,不易攀登,須有經驗者帶領。

🌏奇形怪石︰天石窗

石花脊(石芽山>花心坑)`*


難度︰初⭐⭐ ()

🌏奇形怪石︰山中秘人

由石芽山下山到市區,最短又易行,應是石花脊(石芽山>花心坑),由石芽山主峰西行小段下至山坳位置,不用上對面的小山崗,右轉直接北行接回西北路徑,行約二百後左轉下山,直指花心坑,下降至海拔280米左右,見涼亭及測量站,往後路段全是石級小徑直出花心坑,到此可選擇經大輋或大藍寮到黃泥頭巴士總站。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鐵坑山(落馬洲河套)`*

落馬洲河套

鐵坑山接連蛇嶺,遊人一般會由落馬洲警署上鐵坑山到蛇嶺或反方向行走,鐵坑山與蛇嶺山體表面多短草少大樹,山脊坑峽輪廓鮮明,而且坑峽眾多,山脊四方伸展,今天試由鐵坑山東面白石凹上山,西邊下山至落馬洲村,除接近落馬洲的一段路徑較迷惑外,其餘都屬輕鬆易行。

近月接連探遊古洞北,還剩白石凹及馬草壟未到,今次正好在白石凹下車出發,穿過白石凹,越過小山嶺後,再到馬草壟接回上次<<蛇嶺東◈鐵坑南>>的路徑,如此受古洞北發展影響的村落,已差不多到過。

落馬洲村◈下灣村`*

下灣村

難度︰初⭐()

由鐵坑山下山直接到落馬洲村,村內兩進三開傳統建築,美德家塾仍然保存良好,家塾前空地仍留著80年代遊樂場的基本設施:鐵滑梯、氹氹轉、鐵韆鞦與藍球架。出村後由下灣東路去下灣村,車路兩旁是水塘,塘上長滿蘆葦草和香蒲(俗稱水蠟燭),還有數間居住的棚屋,相信除了大澳棚屋外,再無別處;下灣東路盡頭(村口),十數狗隻遊蕩,只要慢行不走近,也可安全經過;出村到落馬洲路,不久車路左旁見有路口,內有政府土地告示牌,路邊地上有白色小牌介紹塘邊植物,再入見紅海徑,小量近期植樹,甚為新鮮。

以上兩村都是2013年6月起解封的第2階段落馬洲邊境禁區範圍,其餘四村包括馬草壟、料壆、得月樓和信義新村。當年邊境開放,每周都有行山隊遊村行山,引發熱潮,想不到事隔七載,經過斷斷續續的行山探遊,終於遊畢六村。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吊燈籠(南脊◈北右脊)`*

吊燈籠

難度︰初⭐⭐⭐ ()

新界東北新娘潭路以東,最高之山為吊燈籠417米,東南西北各有主要山徑,東脊遠眺印洲塘,景色最住;南脊接九担租、烏蛟騰,是最近的上山路徑,西脊連芬箕托到亞媽笏,途中多個山嶺起伏,是最好玩的路線;北脊分兩路,兩路最終會合於蛤塘,左脊(面向山)較多人行,右脊中途下降乾坑再出山徑,蛤塘村規模雖較荔枝窩少,但也有士多。

有關東、西脊路徑遊記:金龍脊◈吊燈籠

蛤塘◈荔枝窩`*

銀葉樹板根

難度︰初⭐ ()

每次從荔枝窩經分水凹出烏蛟騰,在途中總會察覺左邊遠處山上有看似花園別墅的建築物,剛好落在一橫列山壁之中(約在海拔130米),視覺上「別墅」上下左右都被山野樹木包圍,與世隔絕,心中甚感好奇。是次行程由吊燈籠經過蛤塘再到老虎石頂,於老虎石頂上再次看到「別墅」,突然醒覺這不是剛才到過的蛤塘嗎!蛤塘村規模遠比荔枝窩少,但也有士多補給,當天更有熱食供應,村口廣闊草地古樹,牛隻悠然吃草,環境幽美。村口西向可去梅子林,北向下山到荔枝窩。

荔枝窩是慶春約(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及牛屎湖七村)最具規模的村落,雖然交通隔涉,周末仍然人山人海,村後風水林中有兩棵秋楓奇樹:「通心」與「絞殺現象」,前者樹身大窿可藏人,後者被榕根全身纏繞,仍然不死;除此之外,村前海灣銀葉古樹成林,銀葉板根巨大,高及人腰;林下百花魚藤粗大且長,可惜其中最大者看似已經枯死(魚藤林內曾經設有步道,已經圍封),繼而代之的是新建在矮大葉藻之上的觀賞橋。

攀背頂◈老虎石頂`*

吉澳海

新界東北新娘潭路以東,除烏蛟騰外並無車路交通,十分不便,其主要山脈分四:1.橫嶺、觀音峒 2.吊燈籠、芬箕托 3.攀背頂、老虎石頂 4.石芽頭、尖光峒。首者是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次者吊燈籠是區內最高點,東南西北都有山徑可通,較為方便,故此遊人眾多;後兩者北向出入口偏遠並無交通,人跡罕至,因此山上原有路徑多已草木叢生,猶其是攀背頂與石芽頭以北地帶,滿山都是芒萁草叢高及人腰,加上陡斜山勢難以前進,往往另人卻步。

然而登上攀背頂後俯瞰吉澳海景色,清楚看到鎖羅盆與白角灣的狹長海灣及東北五咀海岸;另一方向的荔枝窩、牛屎湖山海岸線也盡在眼簾,回顧以往走過旅途的一點一滴,也覺值得。

相關遊記︰

注意攀背頂草叢較老虎石頂密,易迷路,宜由攀背頂出發,黃昏前出老虎石頂。

🌏奇形怪石肥佬石

分水凹>烏蛟騰`*

亞媽笏

難度︰初⭐ ()

東北郊區荔枝窩沒有車路交通,回程可經兩路:苗三古道或分水凹、亞媽笏。分水凹位於多個地點中間,東向到荔枝窩或梅子林、蛤塘;西向經谷埔出鹿頸;北向山嶺老虎石頂、尖光峒,今天正是由此到來;南向經亞媽笏到烏蛟騰可乘車離去。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北區村遊(蒲嶺>丙崗>唐公嶺>坑頭>古洞田心)` *


難度︰初⭐ ()

今天到古洞水塘上麒麟山,走當年還未行的麒麟東脊,從粉嶺站蓬瀛仙館出發經過箕勒仔以北平原地帶,當中包括蒲嶺山下、牛山菜田及丙崗原居民村,繞過大龍實驗農場到粉錦公路,再漫步於雙魚河以東群村,包括蓮塘尾、唐公嶺、坑頭與坑頭大布,過雙魚河後到達古洞田心,穿越天巒二期的古怪通道後抵達古洞南路,行程約八公里三小時,沿途人不多,可悠然漫步。

古洞水塘◈麒麟山`*

古洞水塘

難度︰初⭐⭐⭐ ()

古洞水塘位於麒麟山東麓,儲水於東面鉗形山脈,鉗咀直指「天巒」,有古洞南路直達,一般遊人會由青山公路下車步行古洞南路到古洞水塘,然而「天巒」也有秘道可通古洞南路。

秘道參考 <<北區村遊(蒲嶺>丙崗>唐公嶺>坑頭>古洞田心) >>

水塘面積不大,不用半小時可圍繞水塘半圈,離開古洞南路轉入水塘,已見水塘大壩,過水壩橋面後順時針繞著塘畔而行,途中舊屋遺址留下一個完好踎廁,就在路徑旁邊,仿似專為遊客而設,十分有趣;小徑盡頭緩緩上山,隨著山脊上升水塘景色漸入眼簾,最後接上麒麟山山峰主脊,此時可向南行到達麒麟山坳,山坳有小巴途經,可乘車離去或繼續行程,此段旅程只評「初⭐⭐」。

若嫌水塘行程過短不夠,可在大壩南端直接上山,小山只高80多米,路徑是急斜草坡,不易行,評為「初⭐⭐⭐」,但就可從另一角度欣賞水塘,下山轉彎穿過樹林後,最終接回水塘塘畔。

麒麟山其他路徑︰麒麟西崖古洞群山2(麒麟山)

Youtube 頻道︰

麒麟山山坳>新田古蹟`*

古怪石屋

難度︰初⭐ ()

由麒麟山下至麒麟山山坳,不想久等小巴,決定穿越麒麟山以西的一片寮屋、工場地帶,再到新田參觀文氏古跡。麒麟山以西的一片遼闊地區,寮屋疏落,常以鐵皮鐵網圍封,流浪狗四處可見,道路沙塵滾滾,不似早上所到的寮屋、農地;不遠處傳來猪叫聲,想必附近有養猪場;路邊渠水灰黑,很久也沒有見過。由麒麟村過橋到鹿尾村,沿防洪渠前行,昔日水塘已填建了廠房,剩下未填的一潭死水;陣陣刺激氣味飄來,遠離後口腔仍覺不適;越近車路越多廠房,很不容易終於出到新田,路途雖然無景色,但也體驗香港有此一角。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古洞北1︰塱原、燕崗、石仔嶺、塘角、鳳崗`*

仁華廬

難度︰初⭐()

古洞北新發展區已展開前期工程,範圍內風物將會消失,今天探遊蛇嶺,順道穿越各村一睹香港一角文化。

古洞北新發展區範圍由鐵坑山、蛇嶺、大石磨、石上河和粉嶺公路所包圍,包括多條寮屋村落:石仔嶺、塘角、鳳崗、東方、馬草壟蛇嶺、鐵坑、白石凹等。

要數最多特色的應算是石仔嶺,仁華廬、錦益茶樓、信義會靈合堂和多間醬油食品廠,如︰悅和、鉅利、調源、廣德隆等等都在石仔嶺,另外「東方」西北一幅用地內盡是十數間大型木廠或其他工埸,用地中央是大街,街道兩旁是用鐵皮搭建的大型木廠,木廠前門屋簷突出數尺,是其特色,街道上、木廠內不見人影,只見十數隻唐狗遊蕩或懶洋洋地伏下,仿似走進電影場景一樣,以上種種將會消失。

蛇嶺東、鐵坑南◈ (隱世鐵橋)`*

隱世鐵橋

蛇嶺山脊盡是矮林草坡,草坡色調深綠至淺綠,甚至金黃,山上遠眺並無遮擋,盡覽周邊景色,是行山郊遊熱點之一,遊人常由北至南或南至北行走主脊。今次行程由馬草壟靶場經蛇嶺東脊上山,無意中發現蛇嶺東側谷內橫山徑,好奇地探行,於鐵坑村山咀下山,山咀盡頭有一古墳是清朝「大學生」之墓,過後路徑迷惑,只宜喜歡挑戰的山友探行。

(2023年初後補:遊記中的鐵橋想不到竟然成為尋幽探秘者的熱話,藉此機會補充由古墳到鐵橋之路,古墳位於山咀,西南方向不遠處見有大型鐵片屋,但隔著一河谷,不能到達,只能往東南方向的一小崗前進,小崗上芒萁叢草繁密不好走,但只要依著山脊線就可以通往小崗的東北,由山頂開始下降,初始仍有隱約的路徑,不久已完成消失,踏著芒萁向著地圖上的車路下走,途中有一塊鐵皮橫閘於路徑上,令人費解,跨過鐵皮不久後到了荒廢兼破爛的山墳,山墳處於疏林之內,但沒有路徑可言,幸好疏林距離車路不遠,憑經驗爆林逃出至大路,此路往東行即到鐵橋,此橋已鏽蝕嚴重,過橋時必須小心。過橋後道路闊度可讓中型貨車通過,路基鋪以碎石角,但已被草木佔據生長,道路建造時為減坡度, 剷去部份山體,形成道路兩旁垂直,此路應該棄用多時,但當天草木應被清除後不過數月,草頭、嫩枝含蓄待發,如是為了要重開此路,塌了的樹幹又為何不移去,兩年後從網上圖片得知此路果然草木繁密,証實不是重新開通此路,但又不能解釋為何除去雜草。

筆者幼時常常經過此等路況,對於鐵橋的存在並不感到奇怪,7、80年代輕工業製品蓬勃,各小型山寨廠家覓地於鄉郊,因有利可圖而自資興建道路連接車路,相信此條隱世鐵橋及山中車路由此而誕生,根據網上訪問資料,建此道路的人只簡單地說了是為方便出入而建道路,試想想私家車何需如此寬闊的道路,又何需剷去山體減低坡度,再者通道上山過河,建路造橋成本不少,如不是有利可圖絕不為也,80年代後其政府續漸規管違規山寨廠或廠家搬遷到大陸,山寨廠亦漸漸消失,此路從此被叢林所吞沒,鐵橋成為今天的尋寶主角。)

古洞北2︰東方木廠街、古洞站、石仔嶺`*

Gingerbread man

難度︰初⭐ ()

摘自「古洞北1︰塱原、燕崗、石仔嶺、塘角、鳳崗」一文︰

古洞北新發展區已展開前期工程,範圍內風物將會消失,今天探遊蛇嶺,順道穿越各村一睹香港一角文化。

古洞北新發展區範圍由鐵坑山、蛇嶺、大石磨、石上河和粉嶺公路所包圍,包括多條寮屋村落:石仔嶺、塘角、鳳崗、東方、馬草壟蛇嶺、鐵坑、白石凹等。

要數最多特色的應算是石仔嶺,仁華廬、錦益茶樓、信義會靈合堂和多間醬油食品廠,如︰悅和、鉅利、調源、廣德隆等等都在石仔嶺,另外「東方」西北一幅用地內盡是十數間大型木廠或其他工埸,用地中央是大街,街道兩旁是用鐵皮搭建的大型木廠,木廠前門屋簷突出數尺,是其特色,街道上、木廠內不見人影,只見十數隻唐狗遊蕩或懶洋洋地伏下,仿似走進電影場景一樣,以上種種將會消失。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塱原濕地◈河上鄉古蹟`*

塱原、大石磨

難度︰初⭐ ()

政府為彌補古洞北及粉嶺北大興土木建屋而損失的濕地,於塱原發展自然生態公園,內設觀鳥屋和農墟,於2019年尾展開工程,為期3年。

今天去探遊因興建古洞北食水配水庫而受影響的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軍徽,會經過塱原濕地,正好趁生態公園落成前記下地貌。過塱原後,是河上鄉,村內居石侯公祠建於明朝末年,有數百年歴史,是法定古蹟,村內還有洪聖古廟和排峰古廟,是三級歴史建築物,一起順道遊覽。

蘇格蘭軍徽◈大石磨兵房、瞭望台`*

大石磨瞭望台

難度︰初⭐⭐ ()

大石磨山勢南北走向,南北各有一峰,兩峰高度相差不遠,北峯高183米,南峯高160多米,兩峯之間距離約400米,近乎水平,相當易行。

南峰山脊徐徐下降至海拔約90多米的谷頂,那裡有1927年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所製的石砌軍徽,軍徽上層是2ND BATT,中層是圖案,下層是SCOTS GUARDS,可惜現址對上正在興建古洞北食水配水庫,未知會否被波及,事實上,如不是最近發生山火,軍徽也未能重見天日。要看到軍徽並不困難,可由河上鄉或鳳崗方向車路上山。

而北峰也有昔日軍事的痕跡,直升機坪東側山坡,建有一座3層高的兵房,現已廢置,底層沒有房間,樓梯置中,直上一樓,左側是大廳,右側是浴室廁所,露台外置樓梯上二樓,右側是廚房,左側是大廳,再上是天台,天台有橋通往山頂瞭望台,瞭望台對下有兩個細小掩體,再向下走北脊,至海拔約70米,有一個已經停用的大石磨警崗。

雙孖鯉魚◈邊境魚塘`*

邊境魚塘

雙孖鯉魚是大石磨以北的一座小山,山高70多米,南北長度不足500米,東西長度300多米,山頂有警崗遺址,現只剩下鐵桿及石屎地基,北面接壤深圳河,左走邊境圍網經魚塘出料壆,但此路極之難行,屬探險挑戰之選,魚塘大致分四個,西邊三個較小,東邊一個較大,雖然魚塘之間有塘壆,但仍要披荊斬棘才能出到車路,相信極少人走過。

邊境料壆>上水`*

梧桐河(羅湖車站、沙嶺)

難度︰初⭐ ()

隨著2013年邊境禁區範圍縮減後,料壆、得月樓等地已剔除在禁區之內,當時興起「禁區遊」,非常熱鬧,今次因探究軍徽經大石磨而再度到遊料壆、得月樓,所見騎單車人仕不比當年少,甚至更多於當時,是疫情影響更多人郊遊或是超級單車徑(上水至元朗段)九月底開通了的關係呢?回程經梧桐河、石上河返回上水站,幾年間地方變化甚多,如石上河多了一條過河橋、河上鄉多了一間公厠,以及大頭嶺門樓面目全非。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沙田嶺百年吊車躉`*

百年吊車躉

由大圍鐵路變電站轉入鐵路旁邊的小路,行約千米將是盡頭,右上方是沙田嶺隧口,再上是大埔公路,公路之上是沙田嶺,嶺上有不少別墅樓房,南面小山頭是百年吊車躉所在,遊畢經過福來別墅,別墅看似「爛尾」,不知何解,從沙田嶺路續去金山機槍堡(310~315)。

金山機槍堡(pb310~313)`*

金山機槍堡313

二戰時期醉酒灣防線,其中金山3號防衛區佈防了不少機槍堡,是日行程途經五個機槍堡310至315,位置在下城門水塘與九龍水塘之間,東至西排開,稍為因應地形每隔三、四百米設立一個據點,而最遠一個是pb315,距離pb314,足有千米遠。最為完整的是pb313及pb315,機槍室及通道均保存良好,pb314通道出入口塌陷,pb312機槍室塌陷,但通道出入口完好,pb311只剩機槍室企牆,天花塌陷,通道尋獲不果,pb310同樣天花塌陷,只剩企牆,但仍可見通道通氣孔。


金山機槍堡(pb314~315)`*

機槍堡pb314出入口

摘自「金山機槍堡(pb310~313)」︰

二戰時期醉酒灣防線,其中金山3號防衛區佈防了不少機槍堡,是日行程途經五個機槍堡310至315,位置在下城門水塘與九龍水塘之間,東至西排開,稍為因應地形每隔三、四百米設立一個據點,而最遠一個是pb315,距離pb314,足有千米遠。最為完整的是pb313及pb315,機槍室及通道均保存良好,pb314通道出入口塌陷,pb312機槍室塌陷,但通道出入口完好,pb311只剩機槍室企牆,天花塌陷,通道尋獲不果,pb310同樣天花塌陷,只剩企牆,但仍可見通道通氣孔。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神秀左坑`*

穿窿石


🌏奇形怪石穿窿石、山中野人

神秀坑有二,合流於山腰車路之下,城門隧道交通控制站,右源山谷流水較豐,山友直稱神秀坑;左源石峽削谷少支流,稱之神秀左坑。左坑由入澗開始至終,山崖石坡連綿不斷,中段身處兩旁高壁斜崖之中,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坑中大石亂疊,數個不大不小的筆直瀑流,不能上攀,須靠坑右石坡棧道繞過,游走於深峽之中,至前方無路可走,是左右分源位置,可於坑左先上山,後橫移接左源,溯左源小段後,踏右邊草坡上行,不久會見水喉管,沿水喉管前行,遇上另一溪流,溪流左邊上攀石坡,攀上後再下行橫過另一乾坑,過坑後上山,不足百米後到達山脊線。

神秀左坑初段連綿不斷的石坡山崖之中,池潭附近有一穿窿石,石窿大小可伸手入其中,頗為有趣;若細心留意,坑左林中也有一奇型怪石:「山中野人」,叢林中野人側面維肖維妙。

注意此澗較一般石澗難行。

香粉寮右脊◈M127西北脊`*

城門水塘

針山東面有多條山澗可遊,當中包括七弦琴坑、神秀坑、神秀左坑、香粉寮坑和針山南坑,山間兩側亦有多條山脊由山腰車路上達至針山主脊線,山脊以山澗位置命名,如七弦琴坑左、右脊、神秀坑左、右脊和香粉寮左、右脊以作識別。


今天探遊神秀左坑,出澗後抵神秀坑右脊,神秀坑右脊屬於易行山徑,路徑清晰,上達針山南面麥理浩徑,由麥徑下山到城門水塘主壩,途中於M127附近另有山路下至城門林道,或可稱M127西北脊(OSMap上標示肥仔脊,不知何解)。



城門水塘>上一村>石蔭東邨`*

上一村
難度︰初⭐ ()
行程︰1.5km / 30min.

要到城門水塘,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有山徑可抵達,但要長途越過山嶺後才可到達,不過較近市區又屬於輕鬆路徑的也有兩條,分別是梨木樹邨東行和石蔭東邨北行︰梨木樹路線較短,主要是石屎水泥路;而石蔭東邨路線,鄉村小徑會經過上一村菜田,其中一反依著山谷溪流而行,較有田野氣息,路程約千多米,是一條非常好行的鄉村小徑。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烏蛟騰◈苗三古道`*

苗三石澗

難度︰初⭐()

新界東北郊區並無陸路交通工具,要到荔枝窩、三椏村等地只能乘船或步行,步行最為容易輕鬆的路線莫過於通過苗三古道。

苗三古道處於吊燈籠與橫嶺之間,兩山之間的最高山坳位置(海拔110左右)於上苗田以西300多米處,由此開始東行經過上、下苗田徐徐下降至三椏灣海邊約3千米距離;山坳位之東是烏蛟騰和九担租,乘車到達烏蛟騰後,沿著河邊鄉村小徑,十數分鐘後到達九担租,再行800多米左右的平坦山路就可到達苗三古道。

迷椏走廊 2020`*

迷椏走廊

黃竹涌上游位置處於觀音峒與大峒一列山嶺以北的近山腳位置,上游由西至東,兩側是山嶺,多條支流由山而下,形成一條曲折多彎的平流濕地,是昔日農耕地帶,由於此地多竹叢,一簇一簇的竹叢之間多岔口,容易迷路,故山友稱之迷椏走廊,迷椏走廊由馬尿河南行上山上升30多米後開始到觀音峒東北脊山咀以西,距離約600多米。

大水湖南山徑`*

大水湖

一直以來,以為走過苗三古道、迷椏走廊之後,很快就會到達紅石門乾門咀,查實後段與迷椏走廊長度相差不遠,還有很多路程。迷椏走廊之後,需要經過觀音峒東北脊山咀、大水湖南橫山徑和牛角涌東山嶺,才可到達紅石門乾門咀。

紅石門◈乾門咀`*

乾門咀

幾經艱辛,由烏蛟騰通過苗三古道、迷椏走廊、大水湖南山腰,七千多米路程,三小時後終於到達紅石門乾門咀。

紅石門位於往灣洲與其西南內陸之間的狹窄航道,最窄處不過百米,闊者也不過五百米,而遊人通常聚腳處是乾門咀和盪排頭,紅石門村則在乾門咀後方水塘的南面,乾門咀吸引之處莫過於其赤紅色的岩石,岩石屬於沉積岩,氧化後呈赤紅色,濕水(下雨或潮退)後更顯得深色。

盪排頭◈烏洲塘`*


🌏奇形怪石立體蜂窩石迷理石城、猪頭石迷理更樓

長途跋涉來到紅石門乾門咀,當然要到隔離的盪排頭探過究竟,論岩石色彩與形狀,更比乾門咀多變,觀賞價值更高。盪排頭位於紅石門乾門咀以東二百多米距離,是紅石門航道東南入口,西面如乾門咀一樣,是一塊面積相當大的赤紅沉積岩平台和岩岸,而東面岩岸較為凹凸崎嶇,岩塊落差高及人頭,又有侵蝕後所形成的岩牆,岩牆分別處於不同位置,呈現不同形狀與節理,其中岩牆有如「象鼻岩」一般,只是石下孔穴仍未穿透兩側,其餘個別特色岩塊多不勝數,不能一一 敍述。

花籃坑`*

花籃石壺穴

花籃坑位處東北遙遠之地烏洲塘,除了鳳凰坑可比之外,實在數不出其餘著名又熱門的溪澗,烏洲塘比隣紅石門乾門咀,經過苗三古道、迷椏走廊的漫長旅途才可到達,只為一睹坑口稍上的花籃石奇穴,花籃石奇穴實為一個可容身數人的特巨壺穴,底部被流水沖蝕得穿窿,留下一條橫卧石樑,由上觀之看似花籃,合巧橫樑稍前有一巨石,構成大石從壺穴中跳出來的獨特圖案。若要欣賞如此奇石穴也不容易,先要通過坑口的一道高崖瀑布,崖壁濕滑,落差頗大,攀上並不容易,崖頂上有數個大可容身的連環壺穴,流水由上而下,仿如銅壺滴漏, 嘆為觀止。

正因到達此坑須花時間不少,一般只會短遊,於海拔50米左右離澗,左出昔日耕作田地上山離去,健步者可續行右源溯至鹿湖峒。

烏洲塘>跌死狗>鹿湖峒`*

跌死狗地標

遊畢花籃坑,南行上山,沿著溪澗右旁上方山徑上至海拔120米左右的小山崗,橫過山坳後再沿另一條溪澗右邊上方山徑橫行,左轉上山前,細心留意會發現前方有一斜崖濕壁,盡處岩石表面佈滿拳頭大小孔穴,十分奇特,欣賞後可直接上山駁回主要山徑或回走原路上山,行約二百米謹記留意右邊有岔口橫過溪流上山,否則錯過後會從相反方向上了山,到時須花時間繞彎接回前述山徑。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南)`*

日落淡水湖(南)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可算是眾多郊遊徑之中最具挑戰的一條,不單是最長,而且山徑崎嶇難行,由鹿湖峒至大尾篤的距離已經超過10km,到達鹿湖峒的時候,時間往往不早,正值黃昏,餘輝正好落在淡水湖之上,或許燦爛奪目的美景就是長征的回報,話雖如此,如不趕快前行,未到三門山已經天黑,此行山線必須帶備照明電筒。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道風山叢林◈排頭坑冲溝`*

明陣 (攝於20130920)

難度︰初⭐⭐ ()

道風山,針山東陲山咀的一個小山嶺,高不過130米,挪威傳教士在1930年於此山嶺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故稱。山嶺建有一個大型中西合壁的建築群,其中最為特別的包括聖殿和巨型十字架。

排頭坑冲溝,排頭村谷內的一支溪流,上源位置過行人橋之後,海拔約230米,右邊山坡冲蝕嚴重,形成一道數十米黃土冲溝。

X石交叉脊◈草山北脊`*

X石、大班椅、牛屎石

🌏奇形怪石X石、大班椅、浮雕、Y型立體石、圓柱大石、牛屎石

草山麥理浩徑M135東向山脊,脊頂400米是一個長形平緩山嶺,山嶺上短草緩坡,火山岩盡露,電塔底下一組岩石堆疊,堆中有窿,可身穿而過,其中一石看似牛屎又似蓮花,隔離有「大班椅」,再過是出名的「X石」,不小人慕名而來。此山脊東向下降至火炭,亦即坳背灣坑左邊山脊,山友稱之「交叉脊」,由山嶺下走至海拔約280米,轉南下行可到黃竹洋村。

草山山頂下山之路,不外乎西行麥徑到鉛礦坳或南行經針山到城門水塘,今天無意中發現山頂北行有明顯路徑可下降至大埔坳林道,此段北脊長約900米,下降270米左右,是草山頂回程的另一選擇。

大埔滘林道◈榼藤王`*


難度︰初⭐ ()

話說多年前,行山之初,計劃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松仔園)行山,未能成事,之後一直被其他更吸引的山野佔據了我的時間,直至最近探遊完目的地後到了松仔園附近或因要到目的地順道行經村仔園,不知不覺行了四、五之後,已經完成四色路十之八、九,今次由草山北脊下來,也不例外。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九肚南坑◈隱世休憩處`*


九肚山以南,其中一坑東南指向禾寮坑,最終流水出落路下,山友稱之九肚南坑,入口在樂林路盡頭渠口,坑道開始已要攀上斜崖坡,隨後林段坑流,過後見第一個石壁瀑,石壁瀑不能攀,需於左邊繞過,數分鐘後至頂,頂部是一條橫向裂坑,同樣需於左邊草脊繞過,重返坑道之前是一個險位,石面傾斜,沒有著力點,底下是深坑,不能掉以輕心!過後,是石坡,然後是一段既斜且窄的石坑,坑中亂石堆疊,攀升50米後,又見斜壁擋路,壁上多條深裂小坑,可沿小坑上攀,途中有一個三角形小池,近頂再有一個難位,坑中濕滑大石阻路,可於右邊斜壁上攀,此壁也沒有著力點,需點技巧才可攀上。之後是半小時林下荒坑旅途,完結前還有一個石坑,兩旁岩石泥牆垂直,坑中雙層級流,結尾是一條百多米長的乾水石河,海拔330米左右,可於左邊草坡上行至九肚山山頂。

狗(九)肚山>長瀝尾>坑口`*

狗(九)肚山

狗(九)肚山以東的九肚坑,既長且曲折,下源是九肚山路豪宅區,上源經過坑口後是一個窩谷,谷內長瀝尾、稔凹和坑口廢村,相信鮮為人知,因此村內路徑多為荒草遮蔽,繼上次<<九肚坑>>及<<長瀝尾廢村>狗(九)肚山>>之行, 幾經艱苦尋找出路到達九肚山後,今次反方向由九肚山下行再到長瀝尾探遊。

坑口>稔凹>大埔尾`*

坑口行人橋

話說上次九肚坑之行,在坑口渠位附近遇上一個外籍人士及其伴侶,輕裝短褲波鞋迎面而來,對方問路如何出市區,回答後反問他們從何而來?對方答話由中文大學跟著絲帶而來。回想曾經也由大埔滘黃路經稔凹出赤泥坪,想必他們由稔凹下行至此。今次正好探索此路,當到235山坳位置,左轉下走出大埔尾(只適合愛好挑戰人仕),而他們側由前方較易路徑經麗坪路而來。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馬尿(馬料)村>九肚坑`*

九肚坑

難度︰初⭐ ()

狗肚山東西兩面的狹長山谷都有極為相似的地方,各有一條千多米長的溪流,西面是蚊坑,東面是九肚坑,兩條溪流源頭谷內都有數條村落,鋪設了英泥小路來往市區,然而西邊搖斗坪禾上墩及河瀝背仍有人居住,東旁側過了馬尿(馬料)村之後,谷內已無村民。再者,西邊蚊坑源頭其餘廢村的路徑仍然清楚,仍有人跡,但東邊九肚坑源頭各廢村之間的路徑令人迷惑。

OsMap未更新前(如下圖一),馬尿(馬料)村之後已無路徑通往坑口、稔凹、長瀝尾,一直給予一種神秘的感覺,谷內應是荒蕪得路徑已經掩埋或久未有行山人仕到訪,經過數次探遊之後,竟然發現有一條完整的石屎路徑通至谷內長瀝尾,於是更新於OsMap方便其他人使用(如圖二),如閣下手機行山app未能顯示更新後地圖,只要刪除行山app內cache即可。 

長瀝尾有兩條山路可上至九肚山西北山脊接大埔滘林道,也有路徑通往稔凹,由稔凹又可返回九肚坑、馬尿(馬料)村或去松仔園黃路或出大埔尾,但除上述提及的石屎路徑之外,其餘山徑都是荒蕪雜草叢生,有的甚至已無去路,小心迷途。

九肚坑`*


九肚山以北山谷集多源後,東南向千多米流經馬尿村後出沙田海,稱九肚坑。九肚坑於中游位置築有大堤壩,往後建有小水堤及行人石橋,溯遊九肚坑可在石橋入澗(如過橋上山可到「坑口」出大埔尾),溯遊至長瀝尾可左行山徑上九肚山,或右行去稔凹出大埔尾。

此澗不甚出名,但澗景多變,差不多千米澗途,由行人石橋開始到轉角三分源處,都是昔日田乪地帶,林下闊澗平流,分源位藤蔓橫飛滿掛,織成藤網,細心留意會發現網下有塊交叉石,二百米後澗左小企壁分層,瀑布有如「銅壺滴漏」似的,再行十數分鐘,眼前谷位開朗見天,石坑流水從上而下成疊瀑疊潭,坑篤處左折瀑布雙飛,折點是個大淺潭,折後仍有石坡瀑布分流,緊接著是滿布石昌浦的斜崖三分短瀑,瀑下長形池潭,崖頂綠草如茵,陽光透進谷內,仿如世外桃園,最後以石峽坑流、斜壁瀑三角潭及雙層散髮瀑作終結。

長瀝尾廢村>狗(九)肚山`

長瀝尾廢村

九肚山以北山谷,四面環山,只餘東面一個細小出口,地名坑口,亦是九肚坑大壩所在。回說窩谷,是九肚坑上源,以北源頭是稔凹,以西源頭是長瀝尾,長瀝尾多田乪石壆,亦有廢屋遺址可尋,以上三地都有荒徑可通,三地各自也有荒徑分別通往九肚山、大埔滘林徑黃路、大埔尾、馬尿村,詳見另文,谷內引路絲帶不多,應黃昏前出谷。

大埔滘林道>河瀝背>火炭`*

蚊坑行人短橋

難度︰初⭐⭐ ()

狗肚山以西山谷,搖斗坪、河瀝背仍有人居住,最短易行路徑可由河瀝背與搖斗坪之間北行上山,攀升約百二米後到達大埔滘林道,除中間路途多芒萁草叢掩路之外,其餘路段明顯清楚,到達林徑前的山脊草坡環境開朗,視野廣闊,遠眺九肚山、草山東谷各村。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荔枝坑>松仔園`*

荔枝坑

難度︰初⭐ ()

大埔滘松仔園,設置四色林徑,適合一家大細行山郊遊,若已多次由停車場車路進入,可試由鄰近的荔枝坑入內,荔枝坑位於松仔園以北,山谷內溪流由西至東,沿著主流及其分支,分佈著零星或密集的村屋,由大埔公路去到松仔園不足千米,小徑緩斜上升百多米左右,村路鋪設英泥,非常好行。

除此之外,荔枝坑西282、荔枝山、大埔尾也可到達松仔園。

松仔園四色林徑◈猛鬼坑天界`*

猛鬼坑天界

難度︰初⭐⭐ ()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早期常以馬尾松植林,因此又稱松仔園,園區位於猛鬼坑山谷內,以猛鬼坑為中軸,兩旁不同高度,分別設計了四條不同長度的行山徑圍繞山谷一圈,以顏色作分別,紅為最低、最短,藍次之、啡較長較高、黃是最長兼圍繞著鹿山的林徑。四色林徑指示清楚,路寬樹木夾道,有泥徑,也有石屎路,上落輔以梯級,總括來說比起一般郊遊徑更加輕鬆好行。

松仔園內的一支由南向北的大坑,山友稱之為猛鬼坑,分作天、地、人三界,天界由最高植林路至黃啡重疊路,根據山澗叢集的描述,原文︰「此地兩旁翠竹排生,陽光透過竹葉娑處,翠碧滿谷,水光粼粼」,是次探遊天界,由黃啡重疊路起始,省藤傾倒封坑,吋步難移,一心完成天、地、人三界旅程,耐心開路,誰知破了一關,未夠數步又有省藤倒下,要知道省藤整株都有又密又幼的尖刺,非一般樹木能比,如是者花了不少時間仍只行進了二、三十米,只好放棄旅途,雖是如此,仍然欣賞到陽光透過「藤」葉娑處,翠碧滿谷,水光粼粼。

松仔園黃路(東)>竹林徑>大埔尾`*

大埔尾坑上源村屋小徑

松仔園黃路(東)繞著鹿山一圈,南、北各有一條山徑通往大埔尾,北者是主要通道,山脊路徑明顯,南者接連稔凹、九肚坑深谷,途中可入竹林徑北行到大埔尾坑上源農場、村屋路。竹林徑頗為迷惘,幸有零星絲帶引路,宜黃昏前出林,行約二百米後到大埔尾坑上源廢屋石屎小路,小路被草叢遮掩,數分鐘後才能通過,過後,沿路可抵大埔公路。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打鐵屻觀音宮◈巨石神壇`*

巨石神壇

難度︰初⭐ ()

大埔河源遠流長,向南追源二千多米,再分兩大源,左源打鐵屻,右源燕岩,沿河方向是碗窰路,已經見不到昔日鄉村瓦頂磚屋,換來是三層高的小型樓宇。

碗窰路盡是打鐵屻,雖然距離大埔市區足有三千多米遠,因有車路來往,也已高度發展,滿村都是小型樓宇「丁屋」,不過村後仍然保留著舊屋家祠、兩進觀音宮和樹林內的巨石神壇。 

神壇左側是打鐵屻右坑,橫過溪流後,經過昔日耕作遺址,依山脊上行可抵大埔滘林道。

打鐵屻右坑`*


🌏奇形怪石巨石飛台

大埔河源頭分二,左自草山以北,右自燕岩以北,山友稱左源打鐵屻坑,右源燕岩溪。其中打鐵屻坑再分為左、右兩源。左坑入口在村屋後園,甚為不便,右坑入口在打鐵屻村後巨石神壇旁邊,出口側在衛奕信徑,不用爆林,但如猛鬼坑一樣,需濕腳行進。

初段寬廣石澗,流水充沛,似猛鬼坑、燕岩溪;中段起始巨石飛台,不斷攀升,稍復平緩後,疊瀑疊潭出現在眼前,上瀑三分白流,瀑右石崖上攀;末段以三源匯流作結尾,前方濕滑石崖是中支,右方樹叢巨石是右支,左方斜坡坑流是左支,也是唯一的出路,續行半小時可到衛奕信徑橋位。

鉛礦坳>打鐵屻脊>大埔`*

打鐵屻脊草坡

打鐵屻村處於大埔河左源(打鐵屻左坑與右坑之間),兩坑之間是村後昔日耕地,有一山脊南向至草山頂以西近M136,大埔滘林道於海拔450米橫越山脊,今次探遊完打鐵屻右坑,由此下走山脊返回市區。

此脊引路絲帶寥寥可數,頭段竹林、樹林路徑清晰,過後草叢掩路欠明朗,至電塔底後到草坡,草坡青翠於開朗山谷上,右行小段再左折下行,重回林內走,草叢依然茂密路迷惑,末段處於昔日耕作地,路徑更加難辨認,最後於谷左(下行方向)下行至溪邊,橫過溪流接回村後山徑,眼前就是村民的巨石神壇,右轉續行會到觀音宮,到達村口有小巴出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