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梧桐寨 萬德苑亭台樓閣

萬德苑天行宮

難度︰初⭐()
行程︰2km/1hr

大帽山以北,四方山、走馬崗及觀音山之間的澗谷深藏,山勢巍峨,樹木參天,半山當中建有道教寺廟萬德苑,此苑依山而建於1972年,因山勢陡峭,建築群大至分為四層,底層由山門開始,旁邊是平房,隨後步上石級,右旁是積福亭,再上是水月宮;中層是主殿呂祖殿及前殿王靈殿;第三層是五福軒,穿過五福軒後是佳景臺,臺上設有風車轉輪;最頂層為三清宮。

今天所問,此苑星期日開放,參觀可乘車到林錦公路,經梧桐寨村步行約700米林蔭小徑到達,其後有修葺石級山路接駁大帽山或四方山。

蕉坑 (主源飛瀑下段)`*

左支飛瀑(由上至下第四支)

大帽山頂東北之猴岩頂或稱四方山,其北的深山林谷內藏一系溪澗,主源梧桐石澗、左源蕉坑、右源雞公坑,匯流後經梧桐寨出林村河。今探遊蕉坑,根據山澗叢集所述澗勢平緩,難度兩星,相信所指主源飛瀑之前段,飛瀑之後段澗勢陡峭,窮源後林谷內迷離,出澗困難,何止兩星!亦不見主源有其述之野蕉林區(蕉坑名稱由來),或許叢集筆者不在主源離澗。

回說主源飛瀑前段佔約全澗三份之二,如山澗叢集所述澗勢大致平緩,但要留意中段一處大石壓頂瀑之右壁,臨頂平面濕滑外傾,從瀑底上望不難,實在極為陰險,此險可繞道避開;此瀑頂之後左崖銀花飛絮(山澗叢集所指的黝黑高崖長瀑),源頭直指走馬崗,此崖瀑有如黃龍石澗左龍爭珠之景。除此之外,澗道之中有品字石窗,為漫長的熱帶雨林景色加添趣味。

蕉坑 (主源飛瀑上段)`*

蕉坑主源飛瀑

蕉坑主源源頭雙分,右支為主源的延續,分源位置有米百飛瀑,此瀑不能正面攀越,網上資料顯示應從瀑右碎石泥坡險攀繞過,攀升約三、四十米可接入瀑頂,此時也有一瀑阻途,繼續依瀑右碎石泥坡繞道,攀升約廿米後再次接入澗道,總共險攀過五十米高,可算是數一數二的特長繞道,及後仍有澗途時不時須要攀瀑邊蕨草泥坡,窮源後仍要面對闊大迷惘的谷口,不知那個方向離澗,網上其中一短片直登四方山頂,超過百米之高,筆者是次靠左離澗接入左支,再到走馬崗與四方山之間的山徑。

回說筆者今次險行,網上有兩篇遊記,前篇提及主源離澗艱險,分源位飛瀑後無瀑可賞,不如左支離澗,後篇由左支下降至分源位置,筆者於是本著由左支輕鬆離澗的心態探遊,事後發現不能從分源位置直接上攀左支,筆者分析遊記作者只從左支下降至主源接近分源位置吧。問題來了,左支既然不能離澗,事到如今必須走主源,但筆者並未留意應從瀑左坡或右坡上攀,還有窮源後應從那個方向離澗呢?


四方山>雞公頭>萬德苑>梧桐寨`*

四方山頂北極熊

難度︰初⭐()
行程︰5km/2.5hrs

🌏奇形怪石北極熊

大帽山頂東側四方山或稱猴岩頂,784米是大帽山第二高峰,山頂平緩,大面積草地上滿布火山巨岩,其中一岩筆者覺得似北極熊,其形態也像猴子,不禁想起是否與猴岩頂名稱有關?

四方山坳設有涼亭,繼續前行上大帽山山頂,或北向下山經梧桐寨到林錦公路,此北路又分山脊石級修整小徑或經梧桐寨瀑群,兩者最終都會在萬德苑之前會合。如在四方山頂已近黃昏,還是經大帽山車路下山到荃錦坳乘車較好。

榕樹澳引水道 雨後飛龍清潭`

壩後清潭
難度︰初⭐()
行程︰5km/2hrs

西貢雞公山北面是企嶺下海,東岸有榕樹澳及深涌兩個海灣,陸路交通止於西沙公路,遊人可於水浪窩步行雞公山下引水道到達榕樹澳或續行榕北走廊去北潭涌。引水道近觀企嶺下海,遠眺八仙嶺一帶、雨後還可看見雞公山上數十米的飛瀑長流,此為其中一澗飛龍石澗;走進榕北走廊水壩位置,也有清潭短瀑可賞,唯此引水道路線樹蔭極少與及村民車輛來往較多。

雨後飛龍(石澗) 窮源雞公(山頂)`

飛龍主瀑

西貢雞公山北稜凸起山峰稱作馬夾崙,其西面山谷內藏兩支懸崖石澗,雨後飛瀑直瀉崖下,榕樹澳引水道可見此壯觀情景(榕樹澳引水道 雨後飛龍清潭),西者稱飛鳳石澗,東者叫飛龍石澗,飛龍窮源直指雞公山山頂。

飛龍懸崖飛瀑分上、下兩崖,入澗不久已到飛龍下崖,此崖不能攀,靠右山路至崖頂;經過百米長澗道後見飛龍上崖,此崖分上、下兩段,下段又分上、中、下三層:下段下層底是大石儲水深池,橫過大石至崖右山路繞至下段中層,中層較矮,可攀至頂,其後再接入林繞至上層頂部;橫跨頂部到左邊,此時身後是十多米高的飛龍主瀑,瀑布飛瀉、瀑底是清池,此為飛龍上崖上段流水所至,靠左山路繞至上崖頂部。

山路接入左支,有路可離澗(飛龍石澗 (顛鳳石澗) 左支)或橫行至主源,續溯主源,再遇右支,同樣有路可離澗,此路經過飛鳳石澗(飛鳳石澗 (狂龍石澗)),續溯主源至窮源巨壁,見壁可靠左離澗,於疏林中尋找前人的足跡,此段山路長約200米,攀升100米,因極少人到,迷惘指數極高。

麥理浩徑 (雞公山段)`


難度︰初⭐()
行程︰3km/1.5hrs

西貢雞公山位於企嶺下海之東南 (另外兩個雞公山分別位於大嶼山及錦田),是麥理浩徑第三段的一部份,山高399米,東面接連雷打石,西面下山至西沙公路,山頂寬闊泥路,半開揚望馬鞍山,M066位置有路可到黃毛應或昂窩、黃竹灣;隨後山徑走在樹林之下,M067後路徑急斜,但設有石級至水浪窩。

黑角頭古代石刻 (法定古蹟)`*

古代石刻 (法定古蹟)

黑角頭古代石刻是第九處被列為法定古蹟的石刻地點(或許第十處是南朗山海岸石刻︰海洋公園子午線、南朗山東岸石刻),據稱2018年由市民發現,2019年由古蹟辦定為法定古蹟。石刻高約160厘米,闊260厘米,紋飾呈幾何及曲線圖案,與其他八處石刻的紋飾十分相似。

雖然2019年10月已定為法定古蹟,但到今天2022年8月,石刻周邊清除了雜草之外,還未見有其他保護設施。可幸石刻地點並不易到達,不至市民蜂擁而至,今天所見石刻已崩缺一大塊,碎石散落地上。

石刻位置在黑角頭西北海岸,距離山咀大概150米,在黑角徑以下約30米,可由龍躍徑接入黑角徑後,下降30米到海邊,東南方向綑岸約250米到達,賞石後再綑岸約70米返回黑角徑;或直接由黑角徑(近黑角頭)下降海邊後,西北方向綑岸約70米到達,欣賞過後原路折返。前者難行,後者較易,但兩者都有危險,不是一般市民可以到達。

黑角頭探秘 117捷徑小西灣邨`*

銀灣岩岸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黑角頭建有白色燈塔,海邊岩岸廣闊,風浪極大,黑角徑有崎嶇山路可下降至海邊。回程可經117小崗返回龍躍徑大路,北面下山到小西灣海濱花園,南面到歌連臣角墳場,還有捷徑經護土牆可出小西灣邨。


南朗山海邊 機槍堡`*

機槍堡
難度︰初⭐⭐()
行程︰1.5km/1hr

今天探索南朗山海岸古代石刻,無意中發現兩處機槍堡,一個在鄉村俱樂部海邊,另一個在海洋公園岸邊,由苗鍾徑下降海邊,沿海岸向西行就會發現,此段海岸並不難行,途中還會穿過非法開闢的花園。

南朗山東岸 上登 海洋公園救援徑`*

迎曦亭

🌏奇形怪石︰佛頭、鬼差

聽聞南朗山東岸及南端深水角有古代石刻,於是由深水灣苗鍾徑下走海邊,經過鄉村俱樂部及海洋公園底下的海岸線,再綑南朗山東岸探尋古代石刻,無意中發現兩個機槍堡(見上編遊記),綑至距離苗鍾徑700米遇上淺峽溪谷,對岸滑坡,水深不能知(當時海平面已是0.6米),不懂泳術的我倆只好回頭,改由山路登頂,從反方向再尋石刻。

登山途中見Osm上有秘亭位置(現在秘亭已刪),從地政署地圖推測此所謂「秘亭」,其實只是文麗雙築的一部份(早於幾年前Osm不斷出現奇奇怪怪的標示,如什麼什麼奇石、什麼什麼古道等等,修改者只顧自己的喜好胡亂加上,不加考證,令人沮喪,也令Osm不可盡信,筆者從此不再參與加添路線)。

無論如何,筆者喜愛在每處都留下足印,明知此亭並無值價,也順路去一趟,最後登上海洋公園纜車救援徑。

海洋公園子午線、南朗山東岸石刻`*

南朗山東岸石刻

南朗山古代石刻有兩處,分別在南端深水角及東面岩岸,深水角位置石刻要乘船或從海洋公園範圍下降海邊才能到達。是日探尋東岸位置石刻,試從苗鍾徑向南綑岸,可惜中途須要涉水,不懂泳術不宜冒險,登山後返方向綑岸而至。

無意中發現纜車救援徑上設置了香港子午線標記及介紹,但此位置並不開放,那個部門設置成為疑問,或許是開放前期的準備?

由碼頭綑岸至石刻,並不太困難,難在到處都是可供刻石的平面直壁,爬上爬落,綑約百三米,翻過一條微弱流水坑,古代石刻就在岩岸中層位置。

海馬樹叢尋眼睛 (南朗山)`*

海馬眼睛原來是石頭

難度︰初⭐⭐⭐()
行程︰2km/2hrs

自從海洋公園纜車救援徑被媒體揭破不是海洋公園範圍後,探遊此地少了種神秘感,2015年到遊時由南朗山山頂下降,並未尋找海馬樹叢,今次尋獲古代石刻後,回程可順道探尋海馬,解開海馬眼睛是樹叢還是石頭的疑問。


紫淺10號澗 (五澗連遊之一)`*

紫淺10號澗崖壁

紫羅蘭山與淺水灣之間的澗谷,以紫淺加上漁護署溪口編號命名,如紫淺9,10及11號澗,紫淺系列石澗都以攀壁為主,其中9.2號澗最難,10號澗較9號澗攀爬來得輕鬆,整體上並無特別惡險之難關。

9號澗從保華大廈巴士站穿過已拆廢屋區,進入樹林石坑之中,溯行澗途一半後出林見大幅崖壁於坑左,之字型攀壁來回兩次後已上升約50米,尾段再次進入林中石坑,此坑呈V峽,不多久已到紫羅蘭山徑。

紫淺9.1號澗 (五澗連遊之二)`*

9.1崖壁

紫淺一系列石澗以崖壁為主,其中以9號石澗最為惡險,9號當中又以9.2最難。紫淺9號澗位於紫羅蘭山西南崖谷,源末指向影灣園,澗口被私人物業所阻,只能由紫羅蘭山徑入接較易的9.1澗斜崖,再接9.2澗上攀險峻的崖壁。

紫淺9.1澗有兩個較難位置,先要下降十數米直崖,崖雖直但有足夠手腳位下降;第二個難位是三米高落差懸空石頂,難在石頂下攀時看不到石底狀況,需要些少技巧。

紫淺9.2號澗 (五澗連遊之三)`*

V型峽槽

紫淺石澗水系,由紫羅蘭山南部流向淺水灣,澗床以連綿崖壁為主,當中以9.2號澗最為險峻難攀,是港島諸澗最險之一,旅者常起步於紫羅蘭山徑,由9.1下降開始,9.2上攀回程完結。

9.2號澗可略分四個階段,1.分源位置起步於人工坑槽,攀壁一般難度;2.攀陡崖直壁,臨頂須攀越懸空大石孔道,此位較難;3.緊接是數十米長的V型峽槽,初段已經傾斜,緊接陡升難於站立,盡處更是倒石封頂,缺手腳位,極難攀上;4.一般攀壁,以林下碎石澗途完結旅程。

孖崗5號澗 (五澗連遊之四)*

數米深裂隙

孖崗5號澗 (亦有稱作紫潭5號澗) 位於孖崗山與紫羅蘭山之間,源起紫崗坳流入大潭中水塘南端。引水道對下是一幅高崖斜壁,岩底澗床延續至整條石澗,岩床斷裂成窄坑深隙,長度差不多佔去整段澗道,算是眾澗之最長吧!今趟下降行程獨自一人,半小時快速完成。

孖崗4號澗 (五澗連遊之五)`*

高處俯瞰

大潭中水塘有多條石澗,水塘以西者名紫潭石澗,以南者稱孖崗石澗,兩者再以漁護署編號細分。較近淺水灣坳有孖崗5號(亦有稱作紫潭5號)及4號澗。

孖崗4號澗被塘畔徑分截兩段,下段極短只有二百多米長,四、五十米高,不用一小時可行完。除近水塘一處落差較大之外,其餘澗途不難應付。